要求銀行上報貸款公司名稱、數額以及所處行業
記者昨天從幾家商業銀行了解到,銀監會近期已向各地銀監局下達文件,要求對商業銀行信貸流向進行檢查,部分銀行已經將統計數據上報。對此,銀監會相關人士稱,“監管部門對于銀行信貸投放方向的摸底,是每個月信貸數據出來要做的例行工作。”
要求銀行上報貸款明細
去年12月份及今年1月份信貸猛增的情況已經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重視。銀監會正在全面摸底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情況。
“上周我們收到了銀監局的文件,要求上報新增貸款投向,包括貸款公司名稱、數額以及所處行業,主要考察是否符合放貸要求。”一商業銀行貸款部相關負責人昨天向記者表示,該行已經將統計情況上報監管部門。據該人士透露,銀監會此次調查要求商業銀行注意放貸風險,不能放松貸款的發放條件。
對此,銀監會相關人士昨日稱,“監管部門對于銀行信貸投放方向的摸底,是每個月信貸數據出來要做的例行工作。”
另一家銀行的內部人士表示,已經從監管層聽到了這個消息,但尚未收到文件通知。該人士認為,監管層有可能是有選擇的要求幾家放貸大行上報明細。
信貸增量可能逐步回落
雖然1月份新增貸款出現暴增,但一季度之后信貸增量可能逐步回落。
“1月份手上的貸款項目基本都是政府支持的大型企業上億上百億的大筆融資項目,但這種單子在逐漸的減少,以后單子肯定就小了。2月份仍是比較活躍的時期,但總體規模應該不會超過1月份。”一銀行人士稱。各家商業銀行在經濟下行周期中,選擇貸款企業的機會不如以前那么多,商業銀行目前發放的貸款主要集中在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鐵路交通能源等行業。當這些貸款需求趨于飽和,貸款量便可能下滑。
另一銀行人士表示,從商業銀行自身經營角度來說,貸款是主要來源,目前利差在逐步收窄,我們必須早放貸才能收益更多,信貸集中投放的情況主要還是集中在第一季度。 (記者 蘇曼麗 殷潔)
■ 鏈接 新增貸款主要流向基建項目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分析認為,今年1月份信貸激增的主要原因還是由銀行落實4萬億元投資計劃、配合政府項目投資導致,這樣信貸資金會更多地進入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對于私人貸款,銀行依然十分謹慎。
中國工商銀行此前發布的報告指出,1月份工行各項貸款增加1171億元,其中693億元投入電網、鐵路、核電、公路等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大項目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例近六成。
“就全國來說,雖然沒有更詳細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貸款主要進入到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中去。換言之,目前的信貸仍主要投向大中型國有企業,給中小企業的并不多。”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說。(據新華社電)
■ 釋疑
“信貸增長符合經濟發展”
信貸猛增會不會積聚風險?
“信貸增長符合經濟發展”
去年12月份及今年1月份信貸猛增,根據此前工行公布數據,工行1月份各項貸款(不含票據融資)增加了1171億元,如果加上票據融資1350億,新增貸款達到2521億。相比全年5000億的放貸計劃,已經超過一半。據記者了解,盡管2月份的首周,受春節因素的影響,部分銀行出現了貸款增速放緩的情況,但上周開始,信貸增速又開始快速增加。有銀行人士擔憂,大量的新增貸款將積聚風險。
對此,銀監會相關人士昨日向記者表示,經濟要恢復增長,首先要靠銀行信貸拉動。目前來看信貸增長還是比較符合經濟發展需求的。(殷潔)
“票據融資均參與實體經濟”
票據融資會不會游離實體經濟之外?
“票據融資均參與實體經濟”
從央行一月份公布的信貸數據來看,貸款結構特點主要表現為票據融資大增。在1月份1.62萬億新增貸款中,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貸款就增加1.5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404億元,票據貸款增加623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229億元.
銀監會相關人士昨日表示,票據業務大增主要是因為市場需求大,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在壓縮存貨,希望能夠以更低廉的成本從銀行借到錢;而相比短期貸款,票據融資既方便又便宜。對銀行來說,安全性也相對較高。這是票據融資增長比較快的原因。票據融到的這些資金都是實實在在參與實體經濟,并沒有出現銀行體內“空轉”。
不過,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仍然提醒,監管機構應繼續加強對票據貼現的真實性以及票據融資資金去向的監測。“以往票據投資占比只有5%左右,可以推斷其中一部分屬于企業短期貸款,并沒有用于投資。”他表示。 (殷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