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匈牙利華人集中的四虎市場。幾乎所有在匈華商都曾在此拼搏過。
11月24日,經歷了一段“黑暗歲月”的羅馬尼亞華商聚集地——尼羅和紅龍市場恢復了水電和市場物業保障。上周,當商戶們抗議管理方無理收取額外費用后,管理方對市場實行了停電停水等措施。后經多方與管理方談判,問題才得以解決。這樣情況對歐洲華商而言并不少見,各種名目的盤查更是司空見慣。很多人眼中風光無限的歐洲華商正是在這樣并不友好的氛圍中拼搏著。
各國華商之痛
散落在各國的華商雖相隔甚遠,其在旅居國的遭遇卻總有幾分相似之處。前陣子俄羅斯灰色清關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其他各國的華商也人人自危。
人們的心情還未從俄羅斯這一事件中恢復,匈牙利又拉緊了華商的神經。幾乎所有當地華人都在電視上看到驚人的畫面:全副武裝的匈牙利防暴警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沖入幾名華商家中,強行帶走了猶在睡夢中的華商。第二天起,坊間就出現了各種議論。被帶走華商的家人朋友開始奔波忙碌,其他幸運地游離于此次事件之外的華商則屏息以待,時刻關注事態發展。這一事件在當地華人圈引起的震動可想而知。
自上世紀80年代末,華人大批進入匈牙利經商以來,對華商此種強度的整治雖不常見,但當地警察各種名目的盤查卻并不新鮮。有時,海關、稅務、衛生局、邊防警察會包圍華商集中的市場,禁止所有人、車輛出入,并進行嚴格的身份檢查、商品檢查。有時,警察會針對某一商鋪進行徹底檢查,通常的結果都是這個商鋪在檢查完畢后變得空空如也。
匈牙利的華商并不孤獨。西班牙、意大利、羅馬尼亞等國華商遭遇盤查的例子也屢見不鮮。通常情況都是由當地警察、勞工、海關、稅務等幾大部門的人員組成檢查隊伍,檢查內容涉及是否規范使用勞工,所銷售、庫存商品是否具備正常的通關手續,是否規范使用發票,是否涉嫌偷稅、漏稅等方面的問題。
華商為何屢遭盤查
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大都要承受極大的生存壓力。當地政府此種不友好態度無異于雪上加霜。究竟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原因自是多方面的。
這其中有深刻的歷史原因。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后,東歐各國急需進口大量便宜貨品,大批華商做起了民間貿易。為了鼓勵進口、簡化海關手續,這些國家允許“清關”公司為貨主代辦進口業務,此類清關通常比正規報關關稅便宜許多,其中難免有許多貓膩。不過,隨著社會發展,各國慢慢加大了對灰色清關的整治力度。另外,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后,各項規章制度日趨完善,華商的日子自然難過起來。
現實層面上來講,近年來歐洲各國均加大了限制外來移民的力度,勢必容易發生移民問題與華商問題混淆的矛盾。而且,歐洲各國的對華政策處在不斷調整中,有時難免會對當地華商產生副作用。某些國家對中國貨品帶有情緒性的抵制,不分青紅皂白,一律圍堵。這種不友好最明顯的表現莫過于一旦有某餐館廚房不衛生的消息,中餐館一定會首當其沖地遭殃。
華商自身也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此次匈牙利的華商事件,某些華商高調全款購置房地產可能是誘因之一。有專家分析,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匈牙利經濟不景氣。這時華商的高調自然很容易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從而帶來連鎖效應。
還有一個原因在于,華商,尤其是中東歐華商剛剛走過創業階段,雖然雇用了當地員工,但還未能形成規模,對當地經濟的拉動非常有限。而且,因為許多國家的稅收政策過于苛刻,許多華商都壯著膽子打擦邊球,很難經得起當地有關部門的仔細檢查。
華商該如何應對
問題出現了,逃避不是辦法,只能去面對,去解決。面對這種種不利,華商該如何應對?
針對歷史遺留的灰色清關問題,已經開始有專家呼吁“白色清關”。中俄目前已經走出了第一步。10月,訪華的俄羅斯總理普京見證兩國海關總署簽署《關于規范通關監管秩序的合作備忘錄》。這標志著中俄海關合作正式啟動,俄方今后會為華商的“白色清關”提供便利。這也為其他還有類似問題的國家提供了參考。
專家還強調,華商必須改善自身形象,提高自身誠信。目前,歐洲華商幾乎是廉價日用消費品的代名詞,某些產品的確存在一定的品質問題,達不到歐盟的要求。比如歐盟的檢測曾發現,中國生產的兒童游泳衣增塑劑DEPH含量超過14%,會導致兒童中毒。這嚴重違反了歐盟關于限制兒童玩具及其他用品中DEPH含量的規定。所以,如何保證自己所經營的中國產品的質量合格,關乎歐洲華商的誠信及發展前途。
當然,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勢必需要華商與當地政府雙方的共同努力。而華商形象的改善不僅涉及到產品質量,還涉及到華商轉型問題,這也必定是個漫長的過程。
(人民網-人民日報/張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