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上周末出席第三屆中國銀行家高峰論壇時表示,未來要根據我國金融體系特點和變化趨勢,進一步完善風險監測評估框架和指標體系,要重視資產價格的變化,關注國際資金流動。重視對部分準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的風險監測,將會同各監管部門制定監管規范和交叉性金融業務的標準、規范,開展對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風險的檢測。
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銀行業也遭受慘重損失。蘇寧表示,我們更需要深刻反思經濟危機和銀行之間的關系。銀行危機的新情況、新特點,對監管工作提出新要求,對傳統的防范風險的手段也提出了嚴峻挑戰。
蘇寧說,在應對危機過程中,各國中央銀行主要采取創新貨幣工具、強化貨幣支持,直接向市場甚至企業注入流動性,改革金融監管體系等措施。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如下啟示:第一,隨著國際化發展,金融市場之間、金融部門之間、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聯系日益復雜,除加強對單個機構的金融風險研究之外,還應該強調關聯性,從宏觀角度防范系統風險。第二,加強市場透明度。由于金融產品日益復雜,現在金融監管部門和投資者已經難以準確地掌握金融機構的監管情況。這種信息不對稱是這次危機的主要原因,監管部門和投資者需要充分了解金融產品風險。第三,完善評級制度。第四,充分進行研究,必要時進行大膽的金融創新。
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中國人民銀行也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良好效果。蘇寧說,第一,堅持改革和發展的辦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夯實基礎。第二,狠抓不良資產處置和補充資本金。第三,構建嚴密的金融安全網。
蘇寧強調指出,未來要根據我國金融體系特點和變化趨勢,進一步完善風險監測評估框架和指標體系,要重視資產價格的變化情況,關注國際資金的流動。重視對部分準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的風險監測,并會同各監管部門制定監管規范和交叉性金融業務的標準、規范,開展對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風險的檢測。要創新金融工具,從中國金融安全的實際需要出發,繼續開展研究探索,安排更多的逆周期手段。根據金融風險特點,建立新的流動性補充機制,建立國家對突發性金融風險的快速反應機制。(來源: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