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08年60家基金公司共虧損1.5萬億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含封閉式基金)虧損額達1.46萬億元;與此相對,這60家基金公司在2008年的管理費收入為307.32億元,相比2007年度的283.82億元上升了8.28%。
據了解,部分私募基金的管理費收取已與業績掛鉤,而公募基金目前還采取著以固定費率收取的模式。對于公募基金巨虧下仍保持管理費持續增長,一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旱澇保收”的現象并不合理。部分業內研究人士也指出,公募基金管理費以固定費率收取的模式值得商榷,引入多種收費模式能更好地保護基民的利益。
巨額虧損與管理費增長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偏股型基金中,股票型基金虧損最巨,2008年累計虧損9740億元,占整體虧損的65%;混合型基金2008年累計虧損4057億元,占整體虧損的27%;封閉式基金累計虧損841億元,占整體虧損的5.6%。三者相加,約占2008年基金業虧損額的97%。但是虧損局面并沒有影響到基金管理費的增長。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08年,股票型基金管理費上升了12.5%,保本型基金管理費上升了3.65%。
在股票型基金整體大額虧損的同時,債券型基金的表現格外搶眼。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08年債基整體獲得了92.55億元的正收益。而貨幣市場基金也獲得58.81億元的正收益。
同時,2008年債券型基金管理費也增長迅猛,管理費達到了7.18億元,相比2007年上升169%。另外,貨幣基金的管理費同比上升了109%。
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看,2008年度,基金管理費收入(含QDII)的前三名為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和南方基金,三家公司年度管理費收入分別達到28億、18.23億和18.1億。三家公司的管理費收入占全行業的比重達到20%。值得注意的是,在虧損額的排名中,華夏基金、博時基金位列前二,虧損額分別達1053億、967億,南方基金則排名第5,虧損額為816億元。
浮動費率與固定費率
對于基金在虧損1.5萬億元情況下管理費上升8%以上的現象,一家私募基金的管理人表示,在2008年基礎市場單邊下跌的情況下,私募基金經理以被動或主動“減薪”的方式承擔著市場帶來的沖擊,而公募基金的管理人員卻仍能保持收益增長。在令人“羨慕”的同時,這種現象也讓人感到不解。
他指出,問題的根源主要在于,公募基金以固定費率進行管理費的收取,屬于“旱澇保收”;而私募基金多以浮動費率來收取管理費,浮動費率有的與凈值新高掛鉤,有的以投資期收益掛鉤。不過總的來講,對私募基金來說,沒有業績就很難得到管理費,有時甚至還要自掏腰包來履行合同。他表示,盡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部分來自自身尷尬的法律地位,但是從對投資負責的角度講,公募基金也應該考慮引入浮動費率來收取管理費。
對于讓公募基金引入浮動費率來收取管理費的方案,一位從事基金研究的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引入浮動費率,存在著不利于投資人認知的問題,可能不適合于公募基金。不過固定費率確實有自身的局限,如何進行資產管理規則的改革,還需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