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中午1點半,王建新(化名)開著車行駛在回家路上,他實在太累了,早會之后,倦意就一陣陣襲來,此刻,他只想早點回到浦東的家中,狠狠地睡上一覺。
王建新是一家合資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管理著一只規模中等的股票型基金,去年排名中上游。
“一動不如一靜”,牛年開市以來的這波行情把他的腳步弄得有些忙亂,今天正好是個盤整市場,他決定靜一靜。
經歷了2008年的由“牛市思維”轉變到“熊市思維”,到習慣了“熊市思維”,現在,是不是又要調轉思維了?
車駛出過江隧道,迎面而來是一片白茫茫的大霧。
被迫加倉
2月17日、18日大盤以大跌收盤,著實是讓王建新松了口氣,他早就覺得市場該調整了,可是又不敢貿然大幅降低倉位,錯過行情的壓力像一把劍懸在頭頂,讓他幾天來進退兩難。
其實上周發出那幾個量比較大的拋出指令時,王建新心里還是挺篤定的,市場走到2200點以上,一些股票的階段目標價早已到達,該是降低倉位的時候了。他對高倉位還有點生疏感,盡管1月以來一直在加倉。
他的拋出很快被市場高熱度的上漲否定了。
2月13日,滬市拉出一根漂亮的陽線,上漲3.19%,收盤于2320.79的高位上。
之后的幾天,他只能停止大幅降低倉位的計劃,改而調整結構,但是在這樣的“高位”加高倉位運行讓他心里很不踏實。
“做多資金太強悍了!”王建新感嘆說,承認自己是被迫做多。
回想起這波行情,他覺得自己一開始就比較被動,節奏也沒踏好,“除了少部分先知先覺的,整個公募來說都比較被動吧”。
牛年一開市,A股市場的成交量就頻頻放大。2月3日,滬市總成交額1452.37億,2月9日,滬市總成交額躍升至2088.13億,此后,滬市總成交額一直在2000億上下浮動。
到2月16日前,滬市只出現2根陰線,股指從農歷新年前最后一天收盤的1990.66點,一直上漲到2月16日收盤的2389.39點,漲幅約20%。
與此對應,場外資金持續凈流入。
王建新注意到的是,2月4日以后,動輒上千萬的大單明顯增多,其中大部分并非“基金股”。無論是觀察那些沖在最前面的股票,還是分析巨額流入的資金,他都相信這不是機構所為。
是誰在做多,王建新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但無論如何,踏上這波行情是必須的,基金排名的壓力讓他別無選擇,只有加倉。
在他加倉的同時,基金加倉的跡象也明朗化了,那些熟悉的股票都輪番抬了次頭。
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2月9日的倉位測算數據顯示,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72.28%,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65.96%,在增倉的基金當中,增倉幅度2%以上的基金有125只,增倉5%以上的基金有18只。
“說起來道理很簡單,你沒踏上這波,別人踏上了排名就上去了。”王建新無奈地說。在他看來,如果說1月份自己的加倉尚屬主動有序,這一次,則完全是被動和手忙腳亂了。
這顯然不是他一個人的被動。根據中信證券的有關基金倉位監測數據,從1月12日到1月23日的兩周里,230只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為67.2%,變動1.7%。而同期上證指數從1904點上漲到1990點,漲幅為4.5%。顯然,節前時基金加倉還不多。
到了節后開市,從2月2日到2月13日的兩周,230只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為72.57%,變動5.35%,而同期上證指數從1990點上漲至2320點,漲幅為16.5%。
顯示在指數大幅上漲的壓力下,公募基金不得不不斷追高提升倉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