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首次回應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問題
上周四(3月6日),中國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主任李伏安接受《理財周報》獨家專訪,代表銀監會對當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問題做出回應。
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設立于2005年10月,專司銀行業金融機構業務創新研究和協調,主要職責是在專業化的有效監管,防范風險前提下,促進中國銀行業的金融創新,提高中國銀行業國際競爭力。該部門是銀監會專司銀行業產品和業務創新監管的最高主管部門。
李伏安表示,對于目前中國商業銀行面臨的問題,要用大的、長遠的發展眼光看待,理財業務的綜合化和多元化發展是市場發展的需要,監管部門將進一步緊抓銀行的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問題;從公共服務的角度抓投資者教育、金融知識的傳播。對于目前各界關心較多的問題,李伏安站在監管層的角度給予詳細回答。
理財產品盈利還是虧損, 應與同類的資本市場標桿產品相比較
《理財周報》:您如何看待目前銀行理財產品集中出現的“零收益”、“負收益”現象?
李伏安:理財最近成為多方關注的熱點,全民理財的意識日益加強。但是,這個市場剛發展不久,還需要有一個培育和發展的過程。大家一定要對理財市場未來發展有一個長遠的判斷。
例如大家討論較多的銀行QDII理財產品收益問題。實際上,銀行QDII理財產品推出只有半年,正好趕上當前全球的震蕩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這類產品又不可能不去海外投資,那么,本身在半年時間內,要跑贏市場就很不容易。當市場本身是負收益的時候,一個銀行理財產品所謂“零收益”,也就是保證本金安全,相當于已經抵御市場風險了。
另外,投資者需要區分銀行理財產品與銀行存款的收益判斷標準。存款的判斷標準要比較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判斷理財產品是盈利還是虧損,應該跟同類的資本市場標桿產品相比較。如果在市場大規模虧損的情況下,產品是零收益但起碼保本,那么這款產品就算比較好的。
賺錢不賺錢的概念一定需要一個標桿,現在銀監會考核銀行的風險、收益計量等,都會要首先明確市場考核的標桿是什么。所有的金融產品一定不是簡單地靠利率或者資本回報率來算的,一定是按市場表現來計算的。
投資者為什么要買銀行理財產品,實際上就是要規避實際利率為負的風險,銀行只有通過理財、為客戶管理資產、投資等方式才能為客戶規避實際利率為負的風險,但是銀行不能向客戶保證投資理財一定是盈利的。
充分揭示風險情況下,客戶需要自己做決策
《理財周報》:不少投資者目前還認識不到銀行理財也是有風險的,不能接受一些產品的收益風險現象,這類問題最近集中表現出來。
李伏安:這些業務是過去中國的銀行業、中國的金融機構沒有做過的,在國外的確已經發展成熟了,但是中國的老百姓還不知道、過去也沒聽過。銀監會從去年就宣傳:不能把銀行理財產品當作存款,不能把別人說好就當作自己適合,不能把預期收益率當作實際收益率。實際上這些問題的產生都在我們預料之中。
當市場不發生問題和風險的時候,對投資者宣傳注意產品風險等道理,投資者較難接受。只有當風險發生時,再對投資者講這些,他們才能聽進去。
但是銀監會不是要等出了問題才出來說話,我們很早就進行了宣傳。就像當股市好的時候,投資者不去聽注意風險這類話,只有當問題發生時投資者才會明白。這實際上是整個社會交學費的過程、學習的過程。銀行在學習,投資者、消費者也在學習。
作為銀監會來說,監管當局的目的就是盡量減少大家學習的成本和代價。在整個理財的過程中,監管當局的主要目標是監督銀行有效地披露、揭示產品中的風險,幫助客戶有效識別風險、認識風險,甚至教育客戶,讓他們能夠判斷這種風險。但是所有這些工作都不能替代由客戶本身來承擔的決策風險。也就是說,在充分揭示風險的情況下,客戶需要自己做決策、自己承擔風險,這點要跟消費者、跟全社會都講清楚。
《理財周報》:受到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風險的影響,銀行投資、代客資產管理能力遭到社會質疑,你們是否感受到較大壓力?
李伏安:去年我就說過,新的理財業務的發展、新的理財途徑的拓展,包括QDII產品的擴展,對銀行投資管理能力都是重大的考驗。銀行需要逐步培育、建立這種能力,能力包括對境內、境外資本市場投資的能力。
在國際市場投資之前,首先是了解國際市場、具備分析判斷能力,這些能力不是一天兩天能建立起來的。但是如果不讓銀行去投資,他們永遠不會有動力和壓力來做這個事情,也永遠不會具有這樣的能力。銀監會對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市場準入控制還是比較審慎的,不是所有銀行都可以做理財。
人民幣國際化,就一定要到境外投資,這是基本前提
《理財周報》:現在出現收益問題較多的是投資境外的結構性產品和QDII資產管理類產品,有人質疑中資銀行海外投資能力和QDII開放的時機。
李伏安:國家的政策是鼓勵投資者去境外投資,這一點從國家大的方針來看絕對是正確的。
中國的投資者要想分散風險、平衡收益,人民幣本身要發展走向國際化,就一定要鼓勵大家、引導大家到境外去投資,這是基本前提。目前是市場經濟時代,對于理財市場來說,投資者有資金,他不看好國內市場,要到美國、英國、香港等市場投資,這是市場的選擇。
監管當局只能順應市場的發展,而非阻礙、抵抗市場發展,那不是監管的正常之道。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監管部門說市場形勢不好,銀行的理財產品不能代理客戶到境外投資或者不能到資本市場投資等,這是沒有道理和無效的。這樣做犧牲的只是銀行,中國的銀行會喪失市場發展機遇。
就算今天不開放這個市場,擋住了少數人受損失的風險,從長遠看,這樣必定會阻止銀行、阻止中國的銀行業為老百姓提供新服務的一個發展通道,并會使得整個社會大眾享受的金融服務、社會福利水平始終提不上去。這是更大的損失。
要明白,監管當局是要促進市場發展、順應市場發展、引導市場發展。關于對銀行代客投資境外產品的一些“不能放開、不應放開、放開太早,或者是銀行不應該放開”的說法都是不恰當的。
銀行與國際市場接觸要比證券機構多,對股票市場投資不能超過整個組合50%是底線
《理財周報》:那么中資銀行的海外投資能力如何提高?在這個過程中,銀監會怎么去控制這些銀行投資的風險?
李伏安:就中國的金融機構來說,銀行業機構和證券機構相比,我們的銀行在過去的業務經營當中跟國際市場的接觸要比證券機構多。不僅通過對銀行自有資金進行海外投資,對境外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具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而且通過一些國際結算業務,對國際上的大的企業的經營行為、生產行為、經營穩定性、企業現金流等了解要比證券公司多得多。
所以中國的銀行出去做投資的時候,對這些國外機構、國外上市公司的判斷的基礎要比國內的證券公司、基金公司要好。主要差別就是,銀行過去沒有做投資業務,所以他們對投資業務本身的一些技術方法、專業人士這方面相對弱一些。
針對這點,銀監會對商業銀行開展代客境外理財,投資境外產品的開放步伐上,要比其他金融機構要審慎得多。
第一,我們不是所有的市場都可以投,而是采取逐步開放的策略。前不久才剛剛開放了對新加坡、日本、倫敦等股票市場的投資,但是實際上現在投資這些市場的新產品還沒有出來。現在只有投資香港股票市場的產品。
第二,投資資產組合有約束。基金可以100%投資股票,銀行始終堅持平衡投資,直接對股票市場的投資不能超過整個組合的50%。這個底線,很多銀行認為不方便,但是銀監會一直堅持。在資本市場火的時候這條底線是顯得不方便,但是在資本市場下滑的時候,在國際市場大幅波動的時候,這項約束顯示出明顯優勢。
從去年下半年,銀行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比基金公司的基金抗跌能力強,跌幅要低,這就是很明顯的事實。到現在還有幾只銀行的代客境外進財產品處于正收益狀態,沒有虧損。銀監會還是會繼續堅持這個不能全部投資股票的原則。
另外,在選擇投資合作伙伴上,我們鼓勵商業銀行堅持誰優秀,誰的業務管理規范,誰的投資管理能力強,就跟誰合作。中資銀行在境外沒有直接的投資能力,我們就跟境外的投資團隊進行合作,這是很正常的,這是為中國的老百姓提供獲得較好收益、較好的專業資產管理團隊的支持,這也是必須選擇的途徑。
銀監會一定會積極的、審慎的、從客戶利益最大化、最大程度受到保障的角度來推進。
對于一些目前的言論,說去海外投資是不是要保護中國的銀行業,或者是在投資過程中防止外國的銀行和外國投資銀行借此機會發展和謀利等等,現在這個領域還存在很多的誤解。
這不是監管當局應當考慮的問題,監管當局就看你能不能為客戶提供高效、公平、安全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