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實業家秦方林最近接到不少商業銀行私人銀行部門的電話,作為銀行貴賓客戶的他,更希望私人銀行能為其提供全面的資產服務,如稅務建議、投資海外資本市場等,但幾次商談后他發現,許多業務和他原先設想的并不一樣。對此,國內私人銀行業務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監管方面,對私人銀行的業務發展還存在一定挑戰。
服務尚未完全到位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現今中資銀行部署的高端客戶理財網點或業務單元,僅具備了業務形式,其內涵和真正的私人銀行還差距較大。目前,中資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只能享受到辦理業務的綠色通道、個人信貸的有限審批,或者不同等級的服務費用打折等類似于貴賓理財的服務內容。
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日前參加私人銀行論壇時坦言,工行將面向該行“理財金”客戶之上的高端客戶,推出財富管理業務模式,提供信托、保險、另類投資等方面的專業財富顧問服務和金融產品。但是,目前業務發展的重點是結構性理財產品、保險和投資理財建議等各種產品,復雜程度更高的產品,比如私人股權投資、對沖基金投資、離岸信托、收藏品投資等,僅停留在研究階段。
花旗銀行私人銀行部的一位負責人表示,中國內地私人銀行業務的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雄厚的投資銀行支持,也缺乏經驗豐富的咨詢團隊,私人銀行業務很難做到位,而這些不僅需要花費財力物力,更需要時間積累。
凸現功能監管重要性
當前,所有商業銀行相關法規中均沒有針對私人銀行業務的監管和約束。其實,早在2005年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征求意見稿》中,首次提出了私人銀行的概念,但同年9月正式出臺的《管理辦法》最終刪掉了私人銀行服務條款。當時考慮的是我國金融市場條件尚未成熟。
對此,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黃威表示,私人銀行并不等同于貴賓理財,私人銀行包括投資、融資、保險、咨詢顧問等多項業務在內,需要跨多部門、多業務領域;而貴賓理財僅僅是私人銀行的一小部分,所以在監管上,無法將私人銀行規范劃歸到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規范中。但她同時透露,將來可以通過政策的不斷優化,給私人銀行提供更多的空間。作為監管者,不希望制度規范落后于市場太遠。
另一方面,私人銀行的業務往往需要涉足銀、證、保等多種領域,而對于我國監管來說,卻是相對割裂的分業監管局面。對現行以機構監管為主的監管模式進行改革、逐步過渡到功能監管條件下的統一監管成為必然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