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召開前夕,人民幣匯率再成關注焦點:G7會議再次提及人民幣匯率問題,美國一些國會議員又要搬出匯率報復法案,保爾森再次敦促人民幣加速升值。
然而,專家表示,這可能只是問題的表象。
中國政府一再宣稱以“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原則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那么為何美國方面總是拿人民幣匯率說事呢?
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有點口水戰的味道,而且一些美國官員要糾纏于人民幣匯率問題以滿足國內政治需要,或者謀求在兩國經貿等問題上贏得主動權。如果這種推斷成立的話,那么我們大可不必在意保爾森又講了什么,因為這些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的“故事”。我們應該更關注美國人在人民幣匯率“幌子”后的真實意圖,如市場開放等等。而摩根斯坦利公司董事長麥克近日在紐約也表示,人民幣升值不應是美國集中關注的問題。一些專家表示,中美高層可能已經在人民幣匯率上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識,但雙方都心照不宣而已。
外部壓力不應該成為人民幣過快升值的理由,而基于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考慮同樣不支持過快升值。
10年前,波及全球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眼下,當時受危機影響比較嚴重的國家現在仍能感覺到“隱隱作痛的傷疤”。有業內專家呼吁,要警惕金融危機的卷土重來,部分論據就是導致危機爆發的資本流動等因素與10年前相比并沒有減輕,以及危機的由外而內傳染。
就幣值而言,如果短期內升值幅度超過了經濟能夠承受的節奏,勢必要回調,當市場形成人民幣貶值預期時,資本流動逆轉就成了我們不得不應對的問題。而且,雖然我國目前仍實行較為嚴格的資本管制,但是正如專家所指出的那樣,熱錢是怎么流進來的,還會怎么流出去。分析人士認為,即使我們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但治愈創傷的代價無疑巨大。所以,從國內因素來看,人民幣匯率是不太可能加速升值的,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步入自主軌跡是早晚的事, 尤其是當宏觀當局處理國際問題更加成熟老練時更是如此。
不僅僅是國內專家這么認為,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拉特里奇也警告說,如果按照某些美國政界人士的要求,人民幣升值20%到30%,將會導致中國經濟倒退、通貨收縮。
從人民幣匯率升值情況看,人民幣匯率波動受外部壓力的影響正在減弱。去年9月中下旬,美國財長保爾森訪華,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加速升值的現象,而且當月升值幅度也創出了匯改以來單月升值幅度之最。但是,比較保爾森三次訪華時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幅度就可以發現,市場期待的保爾森升值效應開始弱化。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對保爾森等人的言辭已經產生審美疲勞是一個原因,但中美高層在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上可能已經達成較高程度的一致認識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將來這種政治事件所扮演的角色將更多是一個引子而已。而且,當這種現象被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所認識時,人民幣匯率波動進入自主軌跡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記者 張曙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