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進、退與定
1950年代,民勤人激情滿懷,篤信人定勝天,“人進沙退”。在“向沙漠進軍”口號的鼓舞下,他們開始打井、植樹,開荒種糧,這種行為得到政府的鼓勵。結果是,在與沙漠抗爭后,沙并沒有退,反而步步緊逼。
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在2000年代提出“人退沙退”的口號,即把那些原住民,或墾荒者從沿沙地區遷移出去,以為這樣一來,沙漠化的步伐自然就會停止。
2007年,西渠鎮煌輝村整體搬遷。但令人們始料未及的是,這個村所在的湖區綠洲處在阻隔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里沙漠牽手的關鍵位置,放棄煌輝村,就意味著縮短了綠洲的空間布局,失去對兩大沙漠的隔離作用,加速了兩大沙漠合攏的步伐,制造一個大尺度的沙塵發源地。原先預計的“人退沙退”的結果并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人退沙進”。更讓那些搬遷出去的移民難以接受的是,廢棄的村莊破敗不堪:“回遷的人看到后像死了爹娘!”
那些由政府主導,被外界稱作“生態難民”的民勤人,由于移民成本高、安置地選址難、收入反差大等諸多問題,移民沒有取得預想的結果。可以說,生態移民基本失敗。李玉壽甚至斷言:今年把民勤綠洲人搬走,明年這里就會變成羅布泊。
從2007年開始,民勤改變將移民“一搬了之”的思路,提出“固沙先固人”的口號,探索建立“生態公益型人口轉移模式”,組織風沙前沿的農民以治沙工人的身份全面參與生態建設,讓人、水、沙、地等生產要素最大限度進入生態治理領域,從而使飽受風沙之苦的當地農民告別延續千百年的種糧傳統,逐步變身為防沙治沙的主力,以此實現“人定沙定”的治理目標。
從2008年10月開始,在東湖鎮正新村進行的生態公益型人口轉移試驗區建設,正是在這一思路下應運而生。正新村黨支部書記雷立業深有感受:群眾參與程度和積極性非常高。從上世紀80年代算起,正新村有近300人外遷成為“生態移民”。外遷勢頭在試驗開展后得到了扭轉,一些人甚至主動要求回遷,參與防沙治沙。民勤縣扶貧辦公室副主任、移民局局長崔永德認為,“正新模式”能實現“有條件的人定沙定”。
從進到退,再到定,民勤人走過了半個世紀。3年來,這一“定”,使得民勤增加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那就是民勤綠洲408公里風沙線上所增設的5000余公里人工機械圍欄——這些由水泥桿及帶刺的鐵絲圍成的屏障,有效地促進了保護區內的生態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