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明 畫
日前,中國人口學會發布消息稱,“十二五”期間中國人口總量將近14億,同時,人口老齡化提速,老年人口出現第一次增長高峰,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從“十一五”年均凈增480萬,提高到“十二五”的800萬左右,在2015年總量將突破2億。
對此,本報記者特約采訪了天津鶴童老年福利協會副理事長、長期照護全國聯盟主席方嘉珂,就中國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的問題請他介紹最近的研究。
記者:請問目前國際上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的現狀如何?
方嘉珂:根據中國臺灣地區學者的研究,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中,需要接受長期照護服務的比例是5.5%。另有對全球的調查顯示,老年人年齡每增加5歲,失智癥(習稱老年性癡呆癥)的發病率就會增加一倍;在85~90歲時,罹患該病癥的老年人將高達25%~33%,即每3~4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需要接受長期照護服務。
記者:那么,我們國內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方嘉珂:目前,相關權威部門發表的全國性老年人口的統計數據口徑不一,假定將老年人口數的一半都定在60歲~65歲之間,即以一半人口數作為65歲以上老年人口計,那么一億老年人口的5.5%就是550萬,即需要長期照護服務的老年人高達550萬。同根同祖的臺灣地區現有270萬老年人中,罹患失智癥者已高達10萬計,照此比例推算,目前國內的失智癥老年患者最低也已達到了400萬,也就是說,至少100萬老人需要接受長期照護服務。
記者:“十二五”期間,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特點是什么?
方嘉珂:在“十二五”期間,至少有以下三大特點:總體呈剛性上升趨勢;存量呈明顯供給不足;城鄉呈嚴重不平衡性。
記者:請談談具體的現狀與問題。
方嘉珂:首先,是服務需求者存在的問題。
第一,長期照護服務的社會環境缺失。迄今,國內只有面對全體60歲以上老年人服務的社會環境,服務設計僅停留在健康型老年人水平上。譬如免費乘車、免費公廁、免費公園等;又譬如打著送健康旗號的各類咨詢、講座和贈藥活動,無一不只是針對健康、低齡老年人而已。
第二,滿足長期照護服務需求者的資金鏈斷裂。依據目前二元社會體制下內外有別的制度設計,就廣大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者而言,有效需求明顯不足。即便是在體制內的人,一旦到了長期照護期,除極特殊群體外,接受第三者(子女、單位、政府等)的支持已成為必須。
第三,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代言人失音,全社會真正能替長期照護服務需求者說話和辦事的人不多。
方嘉珂:其次,服務提供者存在的問題
第一,非專業。全國從業者構成以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剩余、轉移勞動力為主體。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小學文化甚至無文化者眾。開始從業的年齡偏大,更有甚者是退休后從業。既無準入門檻,又無專業要求,導致其成為“最具流動性崗位”也就習以為常了。
第二,非職業。由上述從業者構成,必然會導致其勞動的非職業化。所謂“一對一”服務在全國盛行,24小時不下崗,同吃、同住,竟然被美其名曰“人性化”和“一切為了老人”。當然,《勞動法》也就“法不治眾”了,服務提供者工作疲勞所致“過勞死”,也就無可非議了。
第三,非標準。迄今,能依需求者制定的長期照護服務標準尚屬空白。因為所涉及的政府部門頗多,衛生、勞動、財稅等等,所觸及的利益繁雜,為單一主管老年人的民政部門所不及。即使有些地方也曾先后出臺過各類“標準”,但真正進入執行層面后就會大打折扣。
第四,非行業。非注冊、松散型的“長期照護全國聯盟”成立于2008年5月12日,是中國四川“汶川地震”應運而生的首家全國性行業組織。盡管在今年的4 月14日,青海“玉樹地震”又被考驗了一把(53家聯盟成員單位赴西寧照護傷員),但就行業整體而言,無需置疑尚處初期發展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