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中國貨輪撞舊金山大橋 船員被拘重油泄漏 三峽爆破:古城3秒消失 -發改委發天然氣調價通知 上海車用天然氣漲65% 中石油受益最大 -08年20只牛股出爐 銀行股成寵兒 228只股近期破5·30低點(名單) -食品仍上漲 全社會面臨CPI考驗 -中國發展可再生能源鎖定五大優先領域 -保險公司養老保險管理辦法[全文] 答問 保險QDII不適合短線投資 -專家:地方政府對住房問題應心中有數 樓市高危三類稅收或出臺 -能源部先于<能源法>亮相 最快明年3月成立 各地成品油價續漲 -股市反彈沖高回落 低迷股市重獲"援軍" 新基金審批工作已重啟 -專家:每年帶薪休假5天低于國際標準 八成網友支持調整 調查問卷
東航:并購上航與否取決于政府 最大受益在長航線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1 月 14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東方航空(600115)上周五公告已與新加坡航空公司、淡馬錫控股簽署入股協議。昨日上午,東航董秘羅祝平在東航、新航戰略合作媒體通氣會上向早報記者透露,東航在與新航溝通之后,暫時將股東大會定在了今年圣誕節之后。針對業內認為東航即將并購上海航空(600591),羅祝平告訴早報記者,這需要看有關政府部門的意見。

東航最大受益在長航線

羅祝平昨日告訴早報記者,就新航、淡馬錫控股與東航簽署入股協議一事,東航會向股東發通函以便股東了解情況,之后將公布股東大會的時間。“與這些程序同時進行的是各地的路演,此前我們已經在香格里拉與國內20家基金經理進行了路演。”羅祝平透露,“此后我們還將主要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等五個城市進行路演。”

對于此次和新航的合作,羅祝平認為,東航最大的受益點在于長航線上。目前,東航國際航線等長航線的客座率在30%-40%,而新航有90%左右。在引入新航的品牌之后,東航有望將長航線客座率提高到70%-80%。“此前民航總局公布的國際航線分配,東航申請的國際航線是最少的,這是由于東航飛一趟國際航線平均要虧100萬-200萬元,但這也是我們和新航的最大受益點。”

上海樞紐港需要大航企

針對業內認為,東航在引資新航之后將并購上航從而支持上海樞紐港建設,羅祝平認為上海樞紐港肯定是要建設的,但是不是由東航來承擔,這需要看有關政府部門的意見。據羅祝平介紹,按照國際規律,國際樞紐港都有一個占市場份額50%以上的基地公司,因為樞紐港有50%的旅客是中轉旅客,只有一個大的航空公司才有能力承擔。

“并購與否,是要看國家的態度以及公司的愿望。”羅祝平認為,“現階段,最重要是把東航自己做大,做強了自己,對方會主動聯合,但是現在東航和上航實力差不多。”

此前,東航集團總裁李豐華曾認為,北京、上海、廣州是中國的三大航空樞紐,東航總部地處上海,占上海市場份額的36%,處于主導地位,因此建設上海樞紐港的歷史責任落在了東航身上。

李豐華當時表示,東航將來還會以更多的市場手段與“兄弟航空公司”合作,形成由政府引導、以東航為主導、凝聚各方力量的格局。

京滬快線東航受益最大

昨日,羅祝平還透露,民航總局于今年8月在北京首都機場和上海虹橋機場之間推出的“京滬空中快線”航線,東航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東航在整時、整點都有航班,一天總共有13班航班,所以很多趕時間的旅客就都將機票簽轉到了東航的航班,使東航成為了京滬快線5個航空公司中的最大受益者。”據羅祝平介紹,雖然10月份是航空淡季,但東航仍在持續盈利。

來源: 東方早報

相關文章:
東航與新航、淡馬錫簽署投資合作協議
新航入股東航即將簽約 東航股票今起開始停牌
國航宣布暫停收購東航 航空股昨日集體跌停
國航稱三月內不并購東航 東航未得收購要約 新航入股仍存變數
中國一航攜手東航進軍支線航空 充足整合民機產業
東航引資新航獲批 將宣布入股與合作詳細方案
航權開放促航空業激烈競爭 東航購買10架A320
新航入股東航等待四部委審批
圖片新聞:
ARJ21中文名敲定為"翔鳳" 帶有民族特色易激發國人自豪感
建設部:全國約有30%的城鎮居民買得起房 比重20年增百倍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2008年公務員考試資訊大全/ 考研資訊大全
· 中國“嫦娥一號”探月
· 中國減災救災行動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農業發展報告/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農業投資政策及項目
· 中國工業化進程報告
· 2007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