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11省9成工業園區環境違法 地方政府媚商 國家力保20%節能目標  -治污成本高達10% 有些省GDP實際零增長 山西痛斬污染GDP -央企考核結果:20企業因安全違規降分 兩央企違規炒股炒房被罰 -2015年中國城鎮人口將突破8億 勞動力現拐點 不漲薪難覓勞動力 -證監會:盡快推出符合國情需要的創業板 滿足創新型企業融資需求 -建設部:廉租房2010年覆蓋低收入住房難家庭 解決1000萬戶住房難 -母豬保險8月15日辦理 保額千元保戶只付12元 將建豬肉儲備制度 -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將連漲3年 工人漲工資須建工資協商機制 -央行透露籌建存款保險公司計劃 銀行案件責任追究擬建賠罰制度 -發改委部署主要食品價格及收費專項檢查
楊元慶:聯想集團并購IBM PC兩年多已順利整合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03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聯想并購IBM PC業務已有兩年多時間,從發展情況來看,我們已經順利完成整合階段。”聯想集團(0992.HK)董事局主席楊元慶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

楊元慶的底氣來自于昨天公布的2007/08財年第一季度聯想業績的良好表現:該季度營業額達到39億美元,凈利潤達到668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2倍,聯想美洲、歐洲、中東、亞太等地區已經獲得持續贏利。

楊元慶說,過去兩年聯想的精力更多放在了改善IBM原有業務競爭力上。“現在隨著聯想整合階段的完成,聯想到了向中國以外市場拓展消費類產品,贏取新增長的時候。”

楊元慶表示,過去兩年來聯想考慮最多的還是穩定,而現在已經到了挺進全球的時候。

《第一財經日報》:聯想本財年第一季度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原IBM商用電腦,是什么因素?未來全球業務的增長點是什么?

楊元慶:聯想上季度的增長主要是商用電腦,包括了大企業客戶和中小企業客戶兩部分,在美洲、歐洲和中東等地區這兩部分發展很快,大企業比前幾季度需求更加旺盛,而中小企業市場增長則更快,這兩部分業務的穩定增長帶動了聯想全球業務表現良好。

不久前聯想已經成立了全球消費業務集團,我們很快會把消費業務推向全球更多市場,會成為聯想增長的驅動力。

《第一財經日報》:全球消費業務集團做了哪些工作?

楊元慶:雖然中國有成功的業務模式,但聯想全球消費業務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要想到這種模式復制到全球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怎樣規劃業務模式、保障流程、找到合適的人、準備產品等,這些事情都是當務之急。

我們明年初會分兩次發布新一代消費筆記本和臺式電腦,所有的工作都需要籌備。

《第一財經日報》:我們知道聯想在中國的成功與這二十多年來在渠道建設方面的努力分不開,而消費業務進軍全球后會遇到與你們競爭對手在中國相同的不利局面,您預計聯想海外的消費類產品經過多長時間才能對營業額有所貢獻?

楊元慶:聯想針對中小型的客戶,是通過分銷商把貨銷售給代理商,然后通過電話、上門及用戶上門等來銷售;而對于消費類客戶,更多是從零售店面直接購買產品。我們希望海外能夠很好克隆這樣的渠道架構。

現在消費類產品只占營業額的20%,并且主要是中國市場所貢獻,海外只有印度和東南亞國家有些消費類產品,也只是起步階段。在海外市場上銷售消費類電腦,一開始我們只關注銷售額和增長速度,希望不遠的將來能夠占到聯想營業額相當大比重。(楊國強)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相關文章:
農村市場孕育消費潛力 聯想推低價位農村電腦
聯想發布ThinkPad新品 暗自回應HP踩本事件
聯想控股8.7億重組石藥集團 5年內擬計劃投資50億元
推廣贊助計劃首次曝光 聯想營銷資金盡投奧運
聯想控股公司總裁柳傳志:商業改變中國
聯想宣布全球裁員1400人 每年節省1億美元成本
全球知名電子廠商環保排名 聯想居榜首蘋果墊底
聯想:中國業務增長強勁 海外業務仍是軟肋
聯想首次夸口:5年內爭奪全球第一
國產設計創意"奧斯卡獎"出爐 聯想海爾獲最高獎
圖片新聞:
杭州錢塘江潮水卷走30多人 22人獲救11人失蹤
中國極端氣候將越來越頻繁 7月來發生8起罕見極端氣候事件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