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重慶市國資委的信息稱,今年1~3月,該市29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實現利潤8.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66%。當地把這一爆發性增長看作是重慶國資的標志性轉折點。
“因為一季度有春節等長假在內,一般是全年利潤最少的階段,預計未來幾個季度的利潤應該還會比一季度高。”重慶市國資委相關部門負責人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目前該市國資開始進入經營性增長階段。
從整體虧損到利潤暴增
4月13日,重慶市國資委統計評價處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該市29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實現利潤8.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66%。
這29家企業今年一季度的利潤相當于2000年時重慶全市20家重點國有企業全年的利潤。2000年前,重慶市的國有企業整體虧損。
重慶市國資委宣教處負責人昨日稱,2000年,重慶20家重點國有企業全年的利潤才8.1億元,而其中7.6億元由重慶慶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提供,3.4億元由西南證券提供(這兩家公司的利潤之和與該市其他國有企業的盈虧相抵后,總體利潤為8.1億元)。
重慶市國資委統計評價處公布的信息稱,重慶市這29戶企業共分工商產業集團、投資集團和地方金融企業三個板塊,今年一季度這三大板塊齊頭并進,其中18戶工商產業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實現利潤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31%。
不過,這一高增長背后還包括重慶鋼鐵集團去年虧損2億多元,而今年一季度贏利1.4億元這一重要因素。
重慶市國資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為,當地29戶重點國企利潤暴增與該市近幾年來進行的一系列國資運營有關,包括組建了9個基礎設施投資集團等六大策略。
據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國資委主任崔堅今年3月的一個內部講話稿稱,至2006年底,該市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重點企業資產總額達到4376億元,較三年前增長118%,規模進入全國前10強。
與此相對應的是,1997年重慶市直轄初期,全市國有大中型企業虧損面曾高達73%,一度成為全國國企改革困難特別大、任務最艱巨的地區之一。
重慶市國資委的上述部門負責人還認為,該市此前在國資運營中,對國有企業進行土地注入發揮了巨大作用。
2005年,重慶市開展了土地出讓金轉為資本金的工作,將18戶企業集團近400戶所屬企業原2.5萬畝劃撥地改為出讓地,并將21.5億元土地出讓金轉增國家資本金。
此前,重慶市曾大規模搬遷主城區內的工業企業,這些企業在獲得政府的土地注入后,通過土地置換獲得的增值收益順利完成了大規模遷建改造。
國資“重慶模式”
重慶市對當地國有企業實施的債務重組一度成為國內國資系統的一大亮點。
重慶市國資委相關部門負責人16日稱,2004年初,國家批準天津、重慶對國有企業進行債務重組試點,天津市率先提出了對當地國有企業的債務進行打包重組方式,但是天津市這一“債務打包”并不徹底,不良資產處理方需要一家一家地與銀行談,因此成效并不明顯。
而重慶市設立了一個地方政府下屬的資本運作平臺——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借助重慶渝富,用銀政合作、資產置換和企業回購等方式,對重慶國企300多億元不良貸款和債務進行了處置。
經過本次國企債務重組,重慶市屬國有工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由2003年的76%下降至57%,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則降至6.5%。
但是重慶國資目前仍面臨一些挑戰,如29家企業集團特別是九大政府投資集團的市場化程度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此外曾為重慶國資重組立下功勞的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在完成歷史使命后如何向市場化轉型等。
當地給出的解決策略是,未來重慶市將在資本運作方面,從債務重組、關停并轉等解困型的資產重組階段,轉變到收購、兼并、股票上市的融資型、聚財型、擴張型的資產重組階段;在企業集團活動空間方面,促進企業集團向市外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分管國資工作的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曾表示,他試圖通過當地大型國有企業集團的上市來進一步促進當地國有企業的市場化進程。
目前重慶市正積極推動當地的這幾十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上市,并計劃在兩年內完成10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上市任務。重慶目前還計劃力爭到“十一五”末,將市屬國有重點企業資產總額達到70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