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生活教育理論改善學校教育
1.在中小學生開展生活教育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中,以獨生子女為主的中小學生缺乏生活能力、缺乏對社會人生的了解,缺乏社會實踐和動手能力等,是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改變這一現狀,需要從根本上改變教育與生活相脫離的關系,使學生成為教育的中心,使生活和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生活力”,即“健康的體魄、勞動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改造社會的精神。”
在中小學開展生活教育,就是幫助學生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包括身心健康,生活自理和自強自立,珍愛生命,團結合作,樂觀進取,關懷社會和弱勢群體。以生活教育理論為指導,注重學生生活力的培養,有助于改變智育至上、考試至上、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育現實。
2009年,云南省教育廳在各級學校開展以“生命、生活、生存”為主的“三生教育”,體現的也正是這樣的教育精神。
2、改善課程和豐富教學內容
為此,需要“依據生活來教育”,圍繞青少年成長的實際需要,從健康、勞動、文學、科學、藝術等不同方面,改善目前學校教育的內容和課程。通過開展文學活動、科技活動、藝術活動、校園民主生活,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多元文化價值,樹立科學志向和創造的樂趣,了解人生與社會的真諦,通過開發鄉土課程、校本課程,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資源、地方性知識,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使學生從武俠、魔幻、網游男女情愛的狹小世界中解脫出來。
3、減輕學生負擔,首先解放小學生
陶行知認為,教育的真諦是重視人的“自然的生長力”,不能以外力妨礙、挫傷這種生長力。他提出了對于兒童“六大解放”的主張: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兩手,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使他們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讓孩子去接觸大自然,大社會,獲得更豐富的學問。
當前,首先需要獲得解放的是小學生。要切實落實教育主管部門關于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減少考試,禁止奧數培訓,禁止有償家教等規定,反對學校全部過多地占據兒童的時間和家庭教育的空間。作為減輕學生壓力的重要措施,建議首先在小學實行“五分制”的等級評價制度。
4、推行“教學做合一”、“小先生制”等教學方法
近年來,江蘇洋思中學、山東杜朗口中學等教育資源十分匱乏的農村學校,在教學改革取得突出的成績,給我們以重要啟示。他們實行的以學生為本、自學為主、以學定教、從“做”中學、即知即傳人的小先生制等方法,直接、間接地受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響,顯示了先進教育思想改變現實的巨大作用。
“教學做合一”,手腦并用,學用結合,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理念,被應用在教育的很多方面,需要在理論和方法上認真研究,加以總結和推廣。
5、使學校成為社區的精神文化和學習中心
按照生活教育理念,應建立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區的聯系,融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區教育,改變學校與社區不相往來的狀況。在新學校建設時,應考慮建設能夠開放、與社區共享的操場、圖書館、體育設施等公共設施和教育資源。在發生地震災害時,學校成為社區居民共同的“避難所”;而在平時,則應成為社區的學習化中心。同時,社區積極參與學校發展和學生成長,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假期活動、社區服務。
在農村學校可以建立文化站、信息中心、技術培訓中心等,使得學校成為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文化中心。近年來,一些城市和農村的學校已經進行這樣的嘗試,取得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