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日報報道,2007年,全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勞動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健指出:“新成長勞動力已進入高峰期,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增量多、壓力大,而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張小健表示,勞動保障部門將從四個方面做好200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首先,與教育部門、人事部門加強配合,做好大學畢業生離校前的求職指導、就業服務、職業資格培訓、就業見習等工作,為鞏固和提高初次就業率作出貢獻。各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充分發揮高校畢業生專門服務窗口的作用,積極舉辦針對畢業生的專場招聘會,發展適合畢業生求職特點的互聯網就業服務。要與教育部門及高校合作,推動職業指導進高校,強化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職業資格培訓,積極推開“雙證書”試點。
其次,勞動保障部門將以登記失業、求職困難的畢業生為重點,開展“一對一”的服務。對進行失業登記的應屆和歷屆積存的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確定專人聯系,并依托基層平臺跟蹤了解情況。對每個登記失業的畢業生,承諾在3個月內免費提供1次政策咨詢和職業指導,提供3次基本適合的崗位需求信息;對申請參加職業資格培訓和就業見習的,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對失業時間較長或家庭生活困難的畢業生,要重點援助,幫助其盡快就業;對自主創業的畢業生,要認真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個體經營收費減免等相關政策。
第三,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城市的工作指導。各地特別是中西部省份要確定一些經濟欠發達、未就業畢業生積壓較多的地區,作為重點,會同有關部門,強化對未就業畢業生的服務,聯系跨地區招聘,開展勞務輸出,幫助他們盡快就業。大中城市勞動保障部門,要總結2006年開展“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的經驗,適時開展集中性的就業服務專項活動。通過以點帶面,逐步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長效機制。
第四,各地勞動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市場信息分析工作,強化分析勞動力市場對大學生的需求狀況,積極向教育、人事部門及高校提供市場信息,引導畢業生擇業,并為高校按照市場需求進行教育改革和調整課程設置提供依據。
相關鏈接
各地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勞動保障部的舉措,陸續開展了一系列幫助高校學生就業的工作:
吉林:送崗位到高校
吉林省就業服務局局長李公達介紹說,為了推動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工作,2007年,吉林省勞動保障部門將啟動以送崗位到高校為主要內容的“萬名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項目”。針對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期望值高、缺乏實際技能等問題,充分發揮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各種新聞媒介作用,不斷加強就業政策宣傳,重點介紹國家促進就業政策、公共就業服務制度、專項服務活動的內容,將服務承諾和就業服務信息送到大中專技校畢業生手中。同時,將組織好專場招聘活動,依托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了解每一位已進行失業登記的大中專技校畢業生的就業需求,制定針對性的就業計劃,提供“一對一”的服務;提高針對畢業生的失業登記、檔案保管、勞動保障事務代理等方面的工作效率,方便畢業生盡早就業。
安徽:技能崗位進校園
據安徽省勞動廳有關負責人介紹,2007年安徽將開展技能崗位進校園活動。廣泛收集適合大中專技校學生的就業崗位,舉辦分行業、分專業、分層次的專場招聘會;與院校聯合在校園內舉辦招聘會,組織民營企業直接到校園選人,促進用人單位與大學畢業生直接對接。引導民營企業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制定合理的選人標準,吸納更多的大中專技校學生就業。此外,安徽省有關部門還組織了“就業政策校園行”活動,聯合教育部門,深入到省內高校,廣泛宣傳勞動法規、求職技巧、維權知識等,重點講明、講透就業扶持政策的具體內容和申報程序;將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服務項目、具體地點等向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公布,方便其求職。同時,把生活困難家庭、單親家庭和“零就業家庭”中的登記失業畢業生作為服務重點,依托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進行調查摸底、登記造冊。(馮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