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滄桑巨變中,給老百姓帶來的最大實惠莫過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建市20周年的今天,我們最直接的感觸就是:錢包鼓了,住房有了,小車漸漸走進了尋常百姓家,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從騎自行車到駕駛私家車、從手搖電話到電腦上網、從簡易診所到“賓館式”病房……20年來市民生活中的變化不勝枚舉。市民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物要有營養,服飾要美觀大方,居住環境要舒適衛生,交通應當方便有序,業余時間能過得豐富多彩。20年來市民消費水平顯著提高,消費結構持續升級,飲食消費支出比重逐漸下降,娛樂、文教等服務性支出迅速增加,消費內涵發生了結構性變化。
用國際通用的恩格爾系數來衡量我市20年民生變遷:2005年泉州市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9.4%,比1990年下降了25.8個百分點。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標準,恩格爾系數30%—40%為富裕。
20年來,全市廣大城鄉居民的生活經歷了從溫飽型向小康型再到寬裕型小康的巨大飛躍。本版執行:黃寶陽曾聰虹
從溫飽到寬裕型小康的巨大飛躍(上)
巨變,就在我們身邊
——三位市民眼里的生活變遷
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初的公務員蘇先生、從事藝術行業的連先生和在銀行工作的洪先生三人是老同學,地改市時剛參加工作不久。過去的20年,對他們來說是一段非常重要的人生歷程,結婚、生子、建立自己的事業……他們與我們的城市一起成長、一起走向成熟。
“我覺得20年來市民生活最直接的變化就是錢袋子鼓了。”從1983年開始就在銀行工作的洪先生說。
當時,洪先生在靠近西菜市場的儲蓄所工作。地改市初期泉州只有4家銀行,到銀行存錢的人很多。工薪階層一發工資就把錢存到銀行,需要用時再臨時取。“一些買菜的市民會先用存折到銀行提個10元、20元再去菜市場”。
“聽說過‘貼花獎’嗎?”看到記者疑惑的表情,洪先生解釋說:“貼花獎是當時銀行發行的面額為2元或5元的票券,到年底可以參加抽獎,一個月幾元錢地存,這是當時我們很多人攢錢的辦法。”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大部分人的月工資只有五六十元,“萬元戶”真是鳳毛麟角,“當時,市民都是工薪階層,日常收入很單一。現在商品經濟這么活躍,不少人辦廠、經商、投資,市民收入越來越多樣化,錢袋子一步步鼓起來了。”
市統計局的數據表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90年的1538元增加到2005年的14209元;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85年的830元增加到2005年的16315元,城鄉居民收入均居全省第二位。
生活質量:今非昔比“三大件”
上世紀80年代“三大件”指“手表、自行車、縫紉機”,而后是“彩電、冰箱、洗衣機”,現在呢?當各種家電已經成為最普通的日常用品時,人們已經很難用什么“三大件”來概括如今市民的生活了。據統計,2005年底,我市百戶城鎮家庭擁有電冰箱103臺、空調器172臺、家用電腦60臺。
“20年間我家的電視換過好幾臺,個頭越換越大,從黑白到彩色再到數字電視,現在每個房間都有電視了。”蘇先生感嘆道,現在普通的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庭耐用消費品已經不能滿足部分市民的需要,近幾年,大屏幕高清晰度彩電、大容量多門冰箱、空調、微波爐、家庭影院、家用電腦、多功能手機等換代產品相繼進入尋常百姓家。
就連被視為高檔消費品的汽車,也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進入尋常百姓家。蘇先生告訴記者,當時每個人上班后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買輛自行車,為此要省吃儉用好幾個月,“近幾年來泉州有私家車的人多了,路上堵個五分鐘,后面就有一排的長龍車。”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汽車保有量已超過20萬輛。
消費水平:從“票”多到“卡”多
20年來的變化讓連先生感受最深的是:“經歷過社會商品緊缺年代的人都有切身的體會,‘票’在市民生活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現在市民手中‘卡’多,社會商品應有盡有。”
上個世紀80年代,很多東西要憑票供應,憑票買米、買肉、買布等,市民要到市區南門百貨、鐘樓百貨和建成百貨三家百貨商場買。
現在大小超市、大賣場遍地開花,市民挑選的余地非常大。“錢包里卡多,出門買東西帶卡就可以了,刷卡購物與持票排隊購物相比,少了緊張壓迫感,多了幾分從容。”連先生的錢包里就有電卡、水卡、銀聯卡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