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廣東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廣東取得的成就,提出廣東未來五年要實現寬裕型小康,珠三角地區要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凸顯在報告字里行間的對民生民意的關切,在與會代表及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
專家解讀》》》
民生有保障 有錢才敢花
□趙起超(佛山市委黨校副教授)
21日召開的省第十次黨代會上,省委書記張德江在報告中提到今后五年廣東推進發展與和諧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廣東要實現寬裕型小康,珠三角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寬裕型小康”的提法對佛山市民來說并不陌生,因為早在2003年,佛山市第九次黨代會已提出這個概念。實現寬裕型小康,意味著到2011年,廣東人均GDP將達到4250美元以上,從廣東現有基礎、條件、經濟增速來看,2006年全省人均GDP已達3509美元,珠三角人均GDP已達7000美元,珠三角已率先達到寬裕型小康水平。因此,今后五年全省實現寬裕型小康目標,珠三角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幾乎是肯定可以達到的。
怎樣理解寬裕型小康?它其實是介乎溫飽、現代化之間的中間水平,也即已基本實現小康,但仍沒有達到富裕社會。說白點就是老百姓都在不愁吃不愁穿之外,過上“手頭寬松、生活富裕”的生活。
實現寬裕型小康,不僅僅是GDP數字的增長和人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更重要的東西體現在人民享受的公共資源、教育資源、治安水平等方面。也就是說,就算再有錢,假如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醫療、教育、住房等沒有保障,環境沒有改善,就算不得寬裕型小康。所以,這里文化、教育、環境、再就業、治安、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舉個簡單例子,珠三角居民的儲蓄額是相當高的,但相比發達國家居民,為什么別人有錢敢花,我們卻不敢花,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發達國家居民的醫療、教育等有保障,我們卻還要考慮將來有病怎么辦,小孩教育怎么辦……所以說,只有民生方面的問題得到解決,才能談得上實現目標。
5年后,當全省實現了寬裕型小康,珠三角地區率先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后,除了老百姓兜里的錢會更多外,可以預料屆時我們的城鄉將更加和諧發展、社會也會取得全面進步。
(本報記者 李拓明)
代表反響》》》
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
●吳志強(佛山代表團代表、市委副書記)
報告用了很大篇幅談構建社會和諧,體現了省委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一方面,我們要一心一意發展經濟,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為和諧社會提供堅強的物質保障,另一方面只有確保了社會的和諧穩定,才能有更好的經濟發展環境,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結合佛山實際,當前必須把維護穩定作為一個重要工作來抓。佛山這幾年社會穩定,治安也是好的,這與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沒有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也就沒有今天。
要解決好民生問題,解決好群眾的問題,維護好社會穩定。只有社會和諧了,經濟才能又好又快發展。
普及高中教育補上了斷層
●許曉珠(佛山代表團代表、援藏干部,任西藏林芝地區墨脫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
在援藏工作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有人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以前藏民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壘磚塊要計數連個“一”字都不會寫。這幾十年來,通過把西藏學生送出來學習,把技術干部派到西藏去,西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其中最主要的是得益于教育。
在倡導的終身教育中,以前的九年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是斷開的,現在報告中提到要普及高中教育,我認為正好是補上了這個斷層。普及了高中教育后,畢業后想工作就工作,想讀書就繼續升造。
重視提高人的素質
●梁敏儀(佛山代表團代表、順德區啟智學校校長)
這幾年省委省政府優先發展教育,對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報告中一句“普及高中教育”,政府就要為此多投入幾百個億,正如黃華華省長所說,“一字值億元”。這表明省委省政府對提高人的素質的重視。
報告中關于全面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探索保障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有效辦法等的表述,讓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備感振奮。我認為這是往教育的優質、均衡的方向發展,它體現出來的就是教育的公平性。這種教育的公平性,不僅是機會的均等,而且是擁有優質教育機會的均等。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普及高中、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等舉措,都在不斷地提升教育的檔次和質量,讓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優質、公平的教育,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成為推動社會持續發展的動力。
建議推進“三個一”工程
●關潤堯(佛山代表團代表、禪城區南莊鎮羅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報告貫徹了一條主線:一心一意謀發展,同心同德促和諧。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惠及人民。
要解決好“三農”問題,必須解決好教育問題,解決好讀書問題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一個國家的希望。
要重視對農民的教育,報告中提出了培養“四有”農民,很令人鼓舞,農民沒有文化不行,經濟要發展沒有人的素質的提高不行。
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職業教育”,這對農民來說是一個福音,解決好職業教育,就能很好地幫助農民就業。
要解決好農民的后顧之憂就要解決好農民的養老保險。我建議珠三角要推進“三個一”工程:每個農民都有一份工作、有一份醫療保險、有一份養老保險。 (本報記者 黃琳)
報告摘要》》》
①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著力提高人的素質。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深化教育改革,注重素質教育。全面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保持高等教育規模合理增長。促進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探索保障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有效辦法。
②
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經濟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著力提高農村衛生從業人員素質和醫療服務水平,加強對艾滋病等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
健全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提高基層組織就地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各類群體性事件。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公共安全防控體系,推進平安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和暴力恐怖活動,有效保障食品、藥品、衛生等領域的安全,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③
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大力實施農村青年和退役士兵技能培訓等工程,著力幫助下崗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農村貧困家庭、被征地農民和轉產轉業漁民就業。
④
市民聲音》》》
政府“埋單” 家長福音
“義務教育由政府‘埋單’這一做法,是政府對普通老百姓所做的一件大好事。”家住南海桂城的陳芳女士的兒子阿健今年在桂園小學讀三年級。對于免費義務教育,陳女士經歷了一段從懷疑到贊許的“特別”親身體驗。
每年秋季開學前夕,陳女士都會往兒子交學費的賬戶上存入足夠的學雜費。去年9月,我市率先在全省城鄉同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得知這一消息后,陳女士雖然高興,卻依然心存疑慮。為保險起見,陳女士在去年秋季開學前夕,還是如往年一樣,往兒子學費賬戶上存入了一筆錢。然而開學后,她卻發現,賬戶本上的錢并沒有少。“那時,我才真正相信,政府真的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讀書‘埋單’了。而現在,省黨代會提出全面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政府的惠民措施,全省人民都可以享受到了!”陳女士說。
陳女士說,雖然孩子每年的學雜費并不高,但對一些普通家庭來說,免雜費畢竟為他們減輕了一定負擔。今年,佛山還將在減免雜費的基礎上,再免收書本費。陳女士笑說:“孩子學費一年比一年少,真是賺了。”
自從孩子開始上學后,陳女士越來越關注佛山的教育發展,經常看有關教育的報道,黨代會關于教育內容她也關注,陳女士說,佛山近年來教育發展很快,從教育強市到城鄉同步免費義務教育,到免收義務教育書本費,每一項都走在全省前列,這對佛山的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福音。陳女士說,現在佛山學校的硬件條件已經很好了,冀望5年后,佛山的教育教學質量能夠與硬件一樣讓人眼前一亮。“那時,就不怕我的兒子不成材了!”陳女士笑道。 (本報記者 吳嵐嵐)
農民健康將更有保障
昨天,農工黨市二醫院支部組織醫療隊到順德樂從大羅村義診義檢,并向有需要的村民免費派發常用藥品。村民張女士聞訊后趕到活動現場參加了體檢,張女士說,她一直在家務農,由于沒有單位,這是她第一次體檢。
扎一下手指抽幾滴血,等待5~10分鐘,就能查出乙肝表面抗原或血糖指數。張女士說,她實在沒想到現在的醫學發展得這么快。她的身體一直都很好,平時偶爾會患上感冒,“小病去衛生院”是她固有的就醫觀念。
張女士說,在衛生院看病很方便,花費不多,一般的感冒總能看好。因此,她從來沒有體檢過,也沒有去過大醫院看病。“大病當然要去大醫院看,”張女士說,多數村民都是這種就醫觀念。最令張女士無后顧之憂的是: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后,有了大病住院,政府能幫忙“埋單”減輕農民負擔。
“我第一次參加義診活動,第一次做體檢,”張女士說,村里還有很多跟她一樣并不注重健康的農民。張女士說,很多中老年農民患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長期治療所需的醫療負擔很大,如果能得到政府重視,經常組織義診義檢活動,多作健康知識宣傳,能增強農民的防病意識。聽說省黨代會提出要著力提高農村衛生從業人員素質和醫療服務水平,張女士很高興。“農民的育兒觀念明顯已經落伍,農民需要更多科學、合理的指導,”隨著政府的重視,張女士相信農村衛生院今后的功能會越來越完善。 (本報記者 談飛洋)
佛山治安定會越來越好
曾幾何時,說起飛搶,家住禪城的許秋蘭仍心有余悸。三年前,初來乍到的她就職于我市一軟件公司。然而,在一天上班途經禪城文華路時,許小姐親眼目睹了飛搶歹徒猖狂作案的一幕。這位公司白領憤慨之余,不禁下意識地緊緊捂住自己的皮包。
“當時真把我嚇壞了,要知道當時我來佛山只有3天啊。”此次遭遇如揮之不去的陰影,始終困擾著許小姐。她說,以后每次上街,都不敢帶太多現金,拎包也盡可能捂得緊緊的,生怕自己一點疏忽,便會招致歹徒垂涎的目光。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直至他們的出現……”許小姐說,雖然沒有被飛搶過,但也算見識過形形色色的盜搶行為,看著諸多受害者,輕則失財,重則受傷,甚至失去生命,因此,心中總有個希望,希望能有一些人站出來,制止這樣的暴行。
面對繁雜的社會治安形勢,2004年,市公安局打兩搶專業隊終于橫空出世。“我知道佛山有支專門打擊飛搶的便衣隊伍。”說起專業隊,許小姐不吝贊美之詞,“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保衛市民安全,不愧是這個城市的保護神。”自專業隊上街執勤,路面飛搶案發,逐年減少。說起三年來社會治安的變化,許小姐欣喜表示: “如今拎包上街,也可以坦蕩大方了,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對于省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公共安全防控體系,推進平安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和暴力恐怖活動,許小姐笑說,有了這把“利劍”,以后佛山的治安一定會越來越好。(本報記者 龐文彬)
相信失業者會減少
1996年,戴小華辭去在惠州當老師的工作來到佛山。“佛山交通便利,離廣州很近;我有很多老鄉在佛山找到了工作,大家在一起可以互相照顧;佛山的治安比惠州、東莞相對要好些。”他道出了自己當初為何舍棄惠州來佛山就業的主要原因。
沒多久,學廣告設計專業的戴小華在南海大瀝鎮鹽步一家臺資企業找到了工作。這家企業從僅有一塊地皮發展成為一家上規模的企業,他的老板很欣賞他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當初進去這家企業的時候沒有談好薪酬,后來自己的月薪總是徘徊在2500元左右……”他說,佛山的制造業企業重視技術開發人才和業務拓展人才,對于中層管理人才的重視卻是較弱的。因為所拿的薪水沒有實現自己的實際價值,他離開了這家企業。2000年底,他和朋友在禪城區開了一家廣告公司,承接企業包裝、廣告等業務,當時公司里有八九個員工,他及其合伙人在那個時期都買上了商品房。過了5年,佛山的廣告公司猛增到1000多家,由于競爭激烈,戴小華的公司越做越小,利潤也薄了,員工走得只剩下兩三個,戴小華既是老板又是“店小二”……后來,戴小華關閉了公司,后來輾展來到廣東夏西國際橡塑城內的一家公司工作。
從失業到創業,再到失業然后又就業,盡管覺得其間并無吃太多的苦,但戴小華依然感觸良多,這也使他對下崗失業人員充滿同情。“自己公司就有一些下崗再就業的人。佛山發展速度很快,各個行業的競爭實在激烈。”現在省里提出要實現寬裕小康目標,要著力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就業,戴小華覺得是好事,“相信未來失業的人會越來越少。”
(本報記者 束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