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前有猛虎,后恐追兵,既然市場的調整不可避免,又有2008年的前車之鑒,預計此番市場進入調整的速度將快于上輪,明顯的價格調整有望于下半年呈現。
戴德梁行華南區研究部主管張曉端認為,“國十條”之后,各地細則陸續跟進,盡管有緊有松,但貫徹國務院“史上最嚴厲新政”的精神都不打折扣。
“嚴厲的差別化信貸新政,對于投資、投機性需求的抑制作用是快速而有效的——— 首付款比例的大幅提升意味著投資、投機門檻的提高,而大額的資金投入注定了投資成本的增加和成本利潤率的顯著降低,再加上貸款利率的上浮產生的財務成本增加同樣作用到投資者身上。”戴德梁行華南區研究部主管張曉端日前撰文指出,且不說第三套及以上住房可能要承受全額支付的代價和風險,僅以第二套房為例,由原先可能因“改善性需求”而做到首付兩成變為如今“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五成以上首付,投入的資金增加了一倍以上。而這樣的情形同樣適用于改善性需求,顯然意味著改善性需求也將不可避免受到新政的波及。
另一方面,房貸收緊不免誤傷剛需,加重市場觀望氛圍。雖然一直以來首次置業的剛性需求都受到支持,但樓市走向和宏觀環境始終影響首次置業者的決策。此次嚴厲的新政對于“首次購買小于90平方米”的用家并無限制,但是銀行系統對于房貸的總體收縮還是累及無辜:即便是針對首次購置9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買家,基準利率7折的優惠也已基本取消。“此外,在高房價對剛性需求的擠出作用之后,在陸續出臺的調控政策之下,相對穩定的剛性需求也逐漸看淡樓市,觀望情緒的滋生將持續影響剛性需求的釋放。”戴德梁行華南區研究部主管張曉端在文章中說。
新政作用之下,各大城市住宅成交量大幅度下滑已成定局,河北各地樓市,也開始出現成交量明顯下滑。同時,二手市場方面,簽約量較新政前下降更為明顯。
人們不禁要問:價格還能扛多久?市場何時進入調整?
業內認為,通過2009年樓市的回暖,房地產開發企業得以快速銷售回收現金令其資金壓力減少;有了2008年的前車之鑒,開發企業也紛紛努力拓展融資渠道以減少對銀行的依賴度。“同樣是面對市場上濃厚的觀望情緒,此番開發企業的資金狀況的確較2008年市場下行時有了明顯改善。盡管開發企業手中擁有相對充裕的資金,其短期內降價促銷的壓力似乎并不迫切。但是,在高房價和新政的雙重壓迫下,投資需求淡出、首次置業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受到擠壓而陷入觀望,如此局面的持續始終會對開發企業資金鏈構成壓力;而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融資的難度和成本也將大大提高。”張曉端說。
盡管目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趨勢已經確立,但調整的深度和時間很難確定。即使短期內房價下跌,但土地的稀缺和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等價格支撐因素仍將在較長時間內存在。對自住型需求而言,不應盲目期望在價格最低點買房。應密切關注市場變化,根據自身需要、資金實力、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住房。
對于政府的調控而言,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價格仍無明顯的下跌,但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已基本遏制。未來一段時間的調控重點應放在落實“新國十條”的相關細則和地方政府的監督上來,同時也應關注上下游產業的經營風險和銀行信貸資產的風險暴露程度,防止房地產市場調整幅度過大給國民經濟帶來長期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近年的調控經驗又表明,中國房地產市場陷入“越調越漲”怪圈,與整個宏觀經濟環境密切相關。收入分配差距過大、投資渠道過窄、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不足等諸多問題,都是影響中國經濟和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不利因素。中央政府應加快經濟方式轉變,完善長期制度建設,為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長遠的制度基礎。(記者 高利鋒實習生 張宏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