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方式為何久推不轉
在過去30年間,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由大量資本、能源和原材料以及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推動,而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較低。這種增長方式被包括國際知名學者在內的許多學者描述為“不可持續的增長”。支持這種判斷的理論基礎并不復雜。經濟增長理論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證明,經濟長期增長的引擎是技術進步而非生產要素。在中國,則把其具體化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正是擔心這種經濟增長方式的不可持續,中國一直致力于轉變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問題上,盡管有一股卸磨殺驢的味道,但是最需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是好的經濟增長方式,為什么中國的增長方式久而不轉?
不能簡單地以技術進步的貢獻度判別經濟增長方式的優劣
經濟增長源泉有三類:生產要素投入;微觀管理和要素配置;科技創新。這三類源泉對經濟增長相對貢獻程度的不同組合,就是經濟增長方式。在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技術創新,而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原始創新。正基于此,人們通常把依靠要素投入驅動的經濟增長視為粗放型或者外延型的增長方式,認為這是不好的增長方式。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實際上,沒有實現要素充分就業的增長方式,一定是不好的增長方式;要素投入增加推動的增長方式,不一定是不好的增長方式。原因很簡單。一個經濟體相對豐富的生產要素,應該是充分就業的而不是閑置的。我們無法想象,在中國,勞動力無法實現充分就業的增長方式是好的增長方式。一個經濟體相對稀缺的生產要素,更應該充分就業而不是閑置的。在中國,資本相對稀缺,如果現有的經濟增長沒有實現稀缺資本的充分利用,那么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很難被認為是好的。
技術進步根植于經濟體的要素稟賦,經濟增長方式根植于經濟體所處的發展階段
經濟體不斷積累生產要素并投入生產、擴大市場規模,是好的增長方式的內在要求,是內生技術進步的重要條件。無論是古典經濟學的研究,還是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的內生技術進步理論都認為,市場規模大小是科技進步的重要動力。進入新千年后,人們進一步發現,不僅技術進步是內生的,而且技術進步的方向也是內生的,即技術進步的方向是偏向充分利用積累速度相對更快的生產要素。這意味著,技術進步根植于經濟體的要素稟賦,經濟增長方式根植于經濟體所處的發展階段。在同一個時間點上,發展中國家不必強求、也不可能強求擁有與發達國家相同的經濟增長方式。
增長方式轉變并非單純的技術進步問題,而是企業有沒有依賴技術進步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激勵問題
從現實看,發展中國家往往渴求和發達國家一樣的經濟增長方式。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有著本質的區別。發達國家的產業處于世界產業鏈的最高端,如果發展經濟、進行產業升級,那么路在何處?政府沒有先驗信息,企業也沒有先驗信息,理性的選擇自然是市場主導,是騾子是馬由市場檢驗。發展中國家呢,她的產業顯然遠沒達到世界產業鏈的最高端,如果進行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到何方、經濟如何發展是有路線圖的。這說明,在發展中國家,做功課的政府是具有發展經濟的先驗信息的。在中國,政府發展經濟的激勵很強,同時擁有發展經濟的資源和先驗信息,想不主導經濟增長及其方式轉變是很難的。但有激勵、有資源、有信息,并不能夠確保政府能成功主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關鍵是市場如何配置資源、管理和技術等增長泉源。畢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作用。
企業是市場上資源配置的主體,其關心的是創造盡可能多的利潤,而非增長方式的優劣好壞。這意味著,對自負盈虧的企業而言,選擇什么樣的經濟增長方式只是其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手段,而非目的。當政府所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無法成為大多數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手段時,自然不會成為企業的選擇。實際上,增長方式轉變,并非單純的技術進步問題,而是企業有沒有更多地依賴技術進步實現利潤最大的激勵問題。如果企業缺乏持續創新的激勵,即使引進了先進的技術,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也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總之,經濟增長方式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簡單地以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判別經濟增長方式的優劣,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需要在發展中逐步解決,還有較長的路要走。(徐現祥 作者系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系主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