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今年后幾個月,要把正確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系作為宏觀調控的重點。這是今年以來我國首次將管理通脹預期列為宏觀調控的內容。如何理性看待未來通脹壓力?怎樣正確解讀通脹預期管理?本報記者與中國社科院特邀顧問劉國光、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展開了對話。
不能說我國已經發生通脹
記者: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著一個比較“矛盾”的現象:一方面,經濟數據告訴我們,前三季度CPI、PPI同比仍在下降,通脹并未到來;另一方面,一些人卻多少產生了通脹預期。那么,這種通脹預期有哪些具體表現?為什么不存在通脹卻形成了通脹預期?
劉國光:從中國的實踐看,通脹往往發生在實際經濟增長率超過潛在經濟增長率時。我國目前的潛在增長率估計在8%-9%左右。2009年一至三季度的實際增長率達7.7%,在潛在增長率范圍內;三季度經濟增長率為8.9%,也沒有超出潛在增長率的上限。因此不能說我國已經發生通脹。
但隨著經濟企穩向好,物價水平出現了止跌回升之勢,CPI同比可能在年底由負轉正,物價上升趨勢已十分明顯,所以有通脹預期也很自然。
丁志杰:通脹預期就是公眾對未來通脹的擔心,它能夠影響公眾現在的經濟決策和行為。本輪通脹預期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寬松的宏觀經濟政策。從全球來看,為了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世界各國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刺激方案,尤其是很多經濟體采取非常規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向經濟中注入流動性。在經濟出現復蘇跡象之后,市場開始擔心流動性會轉化為現實需求,過多的貨幣將追逐過少的商品,從而產生通脹預期。在我國,作為擴內需、保增長的重要舉措,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和信貸投放,經濟出現企穩回升的勢頭。與此同時,天量信貸、急劇擴張的貨幣供給,也帶來了對未來通脹的疑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