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需重點關注的幾個方面
——主動保持信貸均衡增長,加快信貸退出,優化貸款結構,增加貸款議價能力。“緊信貸”導向對2007年已較好控制信貸增長的銀行來說,影響不會很大,但對于前期信貸過快增長的銀行來說,出路首先在于主動保持信貸適度、均衡增長,通過加快信貸退出和擇優進入來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節能環保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滿足中小企業和個人消費融資的金融需求。其次宜通過盤活存量、做大流量來加快貸款周轉速度,提高資金運用效率,增加收入水平。此外,抓住“緊信貸”的有利時機,提高貸款議價能力,把有限的信貸資金投入到綜合貢獻度高的優質客戶中。
——加快收入結構轉型和創新,大力發展非信貸業務。擴大投資交易規模,提高投資交易收入比重,并利用債券市場收益率上升的有利時機,提高債券投資收益;抓住境內股市、企業年金市場以及債券市場快速發展擴容的有利時機,加快信貸替代型理財產品、融資型信托產品、短期融資券以及信貸資產證券化等產品的開發創新力度,大力發展私人銀行、理財業務、資產托管、電子銀行、投行業務、現金管理、銀行卡等中間業務,提高綜合收益水平。
——加強風險管理,切實防范信貸風險。密切監測各行業的企業效益走勢,關注各類信貸資產質量變動,在防范信貸風險的同時,為信貸結構調整提供決策支持。跟蹤房地產調控政策,加強對房地產行業和個人住房貸款的貸前、貸后的審查管理工作;嚴防出口退稅、出口關稅和資源稅等政策調整帶來的信貸風險。
——優化存款結構,降低負債成本。深入研究利率結構調整對存款品種和期限結構的影響,實施主動負債管理,繼續分流高成本存款,積極吸收低成本存款,力爭在利率總體上升時期保持較低的存款付息水平。同時正確把握理財業務和負債業務的內在聯系和轉化規律,促進理財和儲蓄業務的平衡發展,通過理財業務穩定、競爭客戶,同時通過擴大存款基礎支撐理財業務的大發展。
——重視人民幣資產負債期限錯配風險,加強外匯資金頭寸管理。緊縮貨幣政策和新股申購仍將會大大降低商業銀行的資金穩定性,此外,人民幣存貸款增長期限錯配和外匯資金來源、運用不平衡并存。針對上述問題,商業銀行首先應高度重視資產負債期限錯配風險,健全市場風險管理機制。深入分析當前存款結構和資金形勢變化給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帶來的影響,適當控制中長期貸款的增長;進一步加強資金流動的預測預報工作,強化流動性管理。其次加強外匯資金頭寸管理,主動防范匯率風險。加大外匯存款業務營銷力度,控制外匯貸款投放,準確計算外匯風險敞口頭寸,加大本外幣衍生產品創新,增加雙邊操作獲利的可能性。最后應利用銀行間貨幣市場資金需求旺盛、價格走高的有利時機,提高資金營運的業務量和收益率,從而增加資金營運收入。
——利用人民幣升值加快的有利時機加快國際化經營。提高境外業務的盈利貢獻,分散經營風險。
2007年主要調控政策
2007年1月15日以來,央行共10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至14.5%,達到近年來最高點。
2007年3月9日以來,央行6次發行定向票據,共達7050億元。
2007年3月18日以來,央行連續6次提高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將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提高到4.14%,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提高到7.47%。8月15日,財政部將利息稅由20%調減至5%。
2007年5月21日,央行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日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2007年5月30日起,財政部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千分之一調整為千分之三。
2007年8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通知,取消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管理,允許境內機構根據自身經營需要,自行保留經常項目外匯收入。
2007年9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等8個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價格調控,穩定糧油市場價格,保證豬肉等副食品供應,穩定2007年后四個月價格總水平。
2007年9月27日,央行、銀監會共同發布通知,要求對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的1.1倍。
2007年10月23日,央行重啟特種存款,吸收部分非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主要是城商行及信用聯社的資金,以吸收銀行體系的流動性。認購額度由各家機構自行上報,利率與目前同期限央票發行利率持平。
2007年全年發行七期特別國債,實際發行總量1.55萬億元。其中2000億面向市場發行,1.35萬億向農行發行,最終由央行購買,擴大央行正回購操作的發行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