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國家發改委公布2007年12月份36個大中城市的主要商品價格監測情況。其總體描述是:總體有所上升,部分商品價格有所回落。
數據顯示,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肉類、油脂類價格依然走高,物價上漲壓力不小。
就在同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保持物價穩定工作。會議指出,當前國際市場原油和糧食等初級產品價格仍在上漲,國內價格上漲的壓力較大。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近期,成品油、天然氣、電力價格不得調整,供氣、供水、供暖、城市公交等公用事業價格以及學校的學費、住宿費收費標準不得提高,保持醫療服務價格穩定。另外,會議還指出,要加強對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監管。
按照慣例,再過幾天,國家統計局將發布2007年12月份CPI(消費價格指數)等宏觀數據。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于基數效應的影響,2007年12月CPI料將有所回落,但包括煤、油、鋼材等非食品價格的上漲壓力持續緊繃,實際通脹壓力依然不小。
"輸入型通脹"效應明顯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主要商品價格監測顯示,2007年12月份,集市豬肉(精瘦肉)平均零售價格為13.69元,比上月上漲6.37%;去骨牛肉、羊肉平均零售價格比上月分別上漲3.99%和2.84%。肉類價格仍然處于上漲趨勢中,早秈米、晚秈米、粳米三種大米,以及雞蛋、15種蔬菜價格則基本與上月持平。
"目前還看不到農產品價格水平下行的趨勢。"花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告訴記者。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也曾判斷說,2008年和此后一段時間,糧價將維持穩中略升的趨勢。因為"無論從保護農民利益,增加農民收益的角度,還是從資源稀缺和價格之間存在聯動的關系來看,政策上也不應當使糧價明顯下降"。
除了肉禽類價格,食品類別中的油脂類價格又成為物價飆升的另一"領跑者"。
監測數據顯示,散裝豆油、菜籽油和5升桶裝花生油價格也在上漲,分別比2007年11月上漲6.95%、6.68%和7.93%。據了解,雖然中國糧食進口依存度很低,但部分品種如大豆、植物油卻有近50%需要進口。根據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2007年1-11月,豆油進口255.9萬噸,同比增長99.9%;菜籽油進口33.9萬噸,同比增長7.6倍。
銀河期貨有限公司分析師認為,美國大豆價格高漲是決定中國食用油價格走向的基本因素。來自全球第二大大豆期貨市場??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分析顯示,大連大豆期貨價格在去年5個月內,漲幅達30%以上,走勢與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趨同。1月8日CBOT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貨均收于合約新高。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祝寶良和花旗銀行沈明高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均認同"輸入型通脹"一直存在,并特別提醒注意外部經濟形勢對中國的聯動影響,包括美國經濟走勢、美元貶值和寬松的貨幣政策。
沈明高指出,人民幣升值可以抑制輸入型通脹壓力,而且一旦美國經濟放緩,中國的通脹情況也將有所緩解。而祝寶良則指出了另一種相反力量的存在:發達國家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美元持續貶值局面下,中國的通脹壓力反而增大了。
國務院部署保持物價穩定
此次監測情況顯示,非食品價格部分也在不斷上漲。其中能源價格穩中略升,主產省煤炭平均出礦價比2007年11月上漲1.74%;成品油供應緊張局面有所緩解,市場價格保持基本平穩;然而,鋼材價格漲幅較大,線材、熱軋中厚板、冷軋薄板全國平均價格分別上漲9.24%、5.64%和4.39%。
在日前國際油價徘徊在100美元左右的高位時,中國的成品油供應有所緩解的局面是否只是暫時的現象?沈明高對此表示,國際油價對中國的影響始終保持在可控的范圍內,其不斷走高的趨勢對于中國的油價調整也是一個好的機會。
非食品類價格,包括鋼材、煤、油的上漲趨勢,對物價構成了不小的壓力。因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即使由于基數效應,2007年12月CPI料將略為回落在6.2-6.4%的區間,但實際通脹壓力依然很大。這也是今年政府調控的主要任務。
1月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了部署保持物價穩定的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目前,生豬生產正在恢復增長,糧食和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增加,國家糧食庫存充裕,主要工業消費品供大于求,完全能夠保證市場供應。
但是,當前國際市場原油和糧食等初級產品價格仍在上漲,國內價格上漲的壓力較大。
針對一些地方出現少數企業串通漲價、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現象,會議還作出修改<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的決定。加大了對價格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增加了對行業協會組織經營者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等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并對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有可能顯著上漲時,經營者報告價格變動理由的程序作出了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