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從十六大到十七大經濟社會發展回顧系列報告之十四:城鄉居民生活明顯改善》。報告指出,黨的十六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按照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戰略思想的要求,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切實落實各項方針政策,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一、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
2006年全國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759元,比2002年增長了52.7%,扣除價格因素,年均遞增9.2%。
城鎮居民收入在快速增長的同時,收入構成也發生了變化。作為城鎮居民收入主體的工資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68.9%,比2002年降低了1.3個百分點;轉移性收入比重為22.8%,比2002年下降了1.7個百分點;經營、財產性收入比重有所上升,成為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的亮點,經營凈收入比重6.4%,財產性收入比重1.9%,分別比2002年增長了2.3和0.9個百分點。
在城鎮居民各項收入中,經營凈收入增長最快。2006年人均經營凈收入為810元,比2002年增長了144.0%。財產性收入高速增長。2006年人均財產性收入為244元,比2002年增長了139.2%。工資性收入及轉移性收入增長幅度較大。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達8767元,比2002年增長了52.7%,其中,工資及補貼收入由2002年的5565元增長到2006年的8535元,增加了2970元。2006年人均轉移性收入為2899元,比2002年增長了44.7%。
農村居民收入平穩較快增長。2006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87元,比2002年增加1111元,增長44.9%,扣除價格因素的影響,年均實際增長6.2%。
二、城鄉居民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
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鄉居民消費支出持續增長,消費水平顯著提高。2006年相對于收入的快速增長,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平穩,全年人均消費性支出約8697元,比2002年增長了44.2%,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7.6%。2006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29元,比2002年增加995元,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年均實際增長8.0%,過去四年消費支出的年均實際增速比收入年均實際增速快1.8個百分點。
十六大以來,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全面提升。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由2002年的1834元提高到2006年的2829元,增長了54.2%,年均遞增11.4%,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36.1%,年均實際增長8.0%。在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的八個方面中,2006年農村居民消費的食品、衣著、居住、家庭設備用品的人均支出水平分別達到1217元、168元、469元和127元,比2002年分別增長了43.5%、60.0%、56.2%和57.5%;交通通訊、文教娛樂、醫療保健、其他幾個方面的消費水平分別達到289元、305元、192元和63元,比2002年分別增長了1.2倍、45.1%、84.2%和9.4%。
按農戶收入5等分分組的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未考慮價格因素影響)分析,十六大以來不同組農戶消費水平均有提高,其中的中、低收入組農戶生活消費增長更快,高、低收入組農戶生活消費差距有所縮小。2002年,低收入組農戶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06元,到2006年提高到1625元,增長61.4%。期間,中等收入組農戶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由1645元提高到2568元,增長56.1%;高收入組農戶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由3500元提高到5277元,增長50.8%。若以低收入組為1比較,2002年高收入組與低收入組的消費比為3.48:1,到2006年消費比縮小為3.25:1(詳見表1)。
表1 按農戶收入5等分分組的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水平比較
單位:元/人
|
低收入戶
|
次低收入戶
|
中等收入戶
|
次高收入戶
|
高收入戶
|
2002年
|
1006.35
|
1310.33
|
1645.04
|
2086.61
|
3500.08
|
2006年
|
1624.73
|
2039.13
|
2567.92
|
3230.35
|
5276.75
|
不同地域比較看,十六大以來隨著國家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實施,不同地域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普遍提高。2006年東部10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和東北3省地域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分別為3806元、2560元、2192元和2781元,比2002年分別增長54.0%、54.4%、52.3%和62.7%。
三、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向發展性和享受性方向變化
十六大以來,城鄉居民發展性和享受性消費比重不斷提高,食品支出比重持續下降。
一是恩格爾系數下降。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由2002年的37.7%下降到2006年的35.8%,下降了1.9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由2002年的46.2%下降到2006年的43.0%,下降了3.2個百分點。
二是發展性和享受性消費比重提高。在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支出中,交通通訊、文教娛樂、醫療保健等發展性和享受性消費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穩步提高。隨著汽車進入家庭,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交通和通信成為消費新亮點。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交通支出607元,比2002年增長了127.3%;人均通信支出540元,比2002年增長了50.4%。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為1203元,比2002年增長了33.4%。而醫療服務支出由2002年的122元增加到2006年的192元,增長了57.4%。
2006年,農村居民用于交通通訊、文教娛樂、醫療保健三項消費的支出比重分別為10.2%、10.8%和6.8%。三項支出比重合計比2002年提高了3.6個百分點,其中交通訊支出比重提高最快。2006年農村居民的交通通訊消費的支出水平比2002年高1.2倍,支出比重比2002年提高3.2個百分點(詳見表2)。
表2 2002―2006年全國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結構變化(%)
|
生活
消費
|
1.食品
|
2.衣著
|
3.居住
|
4.設備用品
|
5.交通通訊
|
6.文教娛樂
|
7.醫療保健
|
8.其他
|
2002
|
100.0
|
46.2
|
5.7
|
16.4
|
4.4
|
7.0
|
11.5
|
5.7
|
3.1
|
2003
|
100.0
|
45.6
|
5.7
|
15.9
|
4.2
|
8.4
|
12.1
|
6.0
|
2.2
|
2004
|
100.0
|
47.2
|
5.5
|
14.8
|
4.1
|
8.8
|
11.3
|
6.0
|
2.2
|
2005
|
100.0
|
45.5
|
5.8
|
14.5
|
4.4
|
9.6
|
11.6
|
6.6
|
2.1
|
2006
|
100.0
|
43.0
|
5.9
|
16.6
|
4.5
|
10.2
|
10.8
|
6.8
|
2.2
|
三是服務性支出比重提高。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家庭服務社會化趨勢愈來愈明顯,服務性消費的需求不斷上升,居民消費支出逐步向服務性消費支出分流。2006年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2441元,比2002年增長了47.9%,占消費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27.4%上升到2006年的28.1%。在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支出由2002年的人均528元提高到2006年的867元,占生活消費支出的比重由28.8%提高到30.6%,提高了1.8個百分點。
四是城鎮居民居住支出增加較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對居住的條件、環境更加關注,追求環保、舒適的家居生活。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居住支出904元,比2002年增長了44.9%。
五是農村居民貨幣消費支出比重持續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現金支出由2002年的1468元提高到2006年的2415元,增長了64.6%;現金消費支出占生活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80.0%提高到2006年的85.4%,提高了5.4個百分點。
四、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十六大以來,隨著消費品市場的日益繁榮和消費環境的不斷改善,居民消費選擇性增加,生活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一)高品質食品消費增加,膳食營養改善
十六大以來,居民食品消費的基本特征是:消費水平提高,在家飲食支出比重下降,在外飲食支出比重提高;消費質量改善,肉、蛋、奶、水產品等消費量增多,膳食結構向營養、科學型發展。
從城鎮居民的食品消費結構來看,糧食人均消費量由2002年的78.4千克降至2006年的75.9千克,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8.4%下降到7.9%。在外用餐支出大幅增長。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在外用餐支出691元,比2002年增長了67.3%,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18.2%上升到22.2%。
2006年,農村居民食品消費支出水平達到1217元,比2002年增長了43.5%。與2002年比較,農村居民的糧食、蔬菜、食油、食糖消費量有所下降,但肉、蛋、奶、水產品等具有較高質量的消費數量增加。四年間,人均糧食、蔬菜、食油、食糖消費量分別減少了31公斤、10公斤、1公斤和0.6公斤。與此同時,人均消費肉禽及其制品增加了3.7公斤,增長了19.9%;蛋類及蛋制品增加了0.3公斤,增長了7.4%;奶和奶制品增加了2公斤,增長了1.6倍;水產品增加了0.7公斤,增長了15.1%。從膳食結構看,農村居民的膳食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食品消費的水平和質量有了較全面的改善。農村居民人均在外飲食支出由2002年的90元提高到2006年的164元,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0.6%提高到13.5%。
(二)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成倍增長
2003―2006年,城鎮居民家庭擁有的現代化耐用消費品不斷增多,家用汽車、空調、電腦、移動電話等每百戶擁有量不斷增加。2006年,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4.3輛,比2002年增加了3.4倍;每百戶擁有空調87.8臺,比2002年增加了0.6倍;每百戶擁有電腦47.2臺,增加了1.1倍;每百戶擁有移動電話152.9部,比2002年增加了1.3倍。
2006年農村居民當年新購主要家電產品中,平均每百戶新購電冰箱2.4臺,增長2倍,支出額增長2.1倍;空調機0.9臺,增長1.6倍,支出額增長1.1倍;抽油煙機0.3臺,增長62.1%,支出額增長1.3倍;熱水器1.4臺,增長1.3倍,支出額增長2.1倍;微波爐0.6臺,增長2.1倍,支出額增長1.9倍。當年新購主要文教娛樂用品中,平均每百戶新購彩色電視機5.4臺,增長32.4%,支出額增長18.2%;照相機0.2架,增長39.3%,支出額增長4倍;電腦0.6臺,增長2.3倍,支出額增長2.1倍。
(三)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2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了3平方米,增長了15.8%。購房建房支出972元,比2002年增長了81.3%。自有住房擁有率2006年為87%,比2002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
與2002年比較,2006年農村居民居住質量的綜合指數達到39.5%,提高11個百分點。人均居住面積30.7平方米,增長15.5%。從農村居民居住條件來看,一是住房衛生條件改善,住房有水沖式衛生廁所的農戶占14.7%,比2002年增長75.1%,無廁所的農戶占8.8%,減少26.4%。二是使用清潔能源的農戶增加,使用清潔燃料液化氣和電的農戶占14.0%,比2002年增長51.4%。三是飲用水更加衛生,飲用自來水的農戶占38.8%,比2002年增長26.9%,而飲用淺井水、江河湖泊塘等非衛生水的農戶減少13.5%。四是住房外部環境改善,2006年32.4%的農戶住宅外有水泥或柏油狀路面,25.8%的農戶住宅外有石頭或石板等硬質路面。
(四)購買成衣增加,衣著成衣化趨勢明顯
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902元,比2002年增長了52.6%。衣著消費成衣化傾向逐年增強,2006年服裝支出647元,比2002年增長了55.5%。
2006年農村居民衣著消費168元,其中用于購買成衣的支出人均113元,比2002年增長85.0%,占衣著消費支出的67.1%,比2002年提高了8.8個百分點。購買成衣人均2.3件,比2002年增長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