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理財
【理財·存款】
轉存前,掂一掂
記者發現,加息后滬上部分銀行又出現了居民轉存的排隊現象。業內專家提醒,如果居民盲目轉存,反而可能會損失利息。
記者昨日上午在工行趙嘉浜路支行營業大廳看到,有不少中老年客戶在排隊咨詢辦理存款轉存業務,其中一些中老年客戶今年已經隨著央行加息多次前來辦理轉存業務了。此后,記者又來到中行梅隴支行及建行田林支行發現,盡管已是午餐時間,但排隊等待辦理業務的客戶依然有增無減。對此,銀行方面稱,由于央行加息首日正趕上雙休日,不少支行網點都停止營業。此外,加息首日又碰上了低保、退休人員領取工資日,因而導致顧客人數激增,業務柜臺的窗口一時無法滿足太多的客戶。
據銀行理財專家介紹,如果每次加息都轉存,一些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將按活期利率計息,沒有到達轉存臨界天數的儲戶可能收益受損。因此,對于原來存的定期存款要不要取出來重存的問題,理財專家建議,如果存入的天數已大于轉存臨界點,則不要進行轉存,如果小于轉存臨界點,則您就可以進行轉存了。例如,超過以下存款期天數的轉存會吃虧:三個月期已存款12天者,半年期已存款19天者,一年期已存款32天者,二年期已存款53天者,三年期已存款66天者,五年期已存款98天者。
此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轉存臨界點天數為:一年期已存款47天者,三年期已存款112天者,五年期已存款159天者。理財專家表示,因年內不排除央行繼續加息的可能,人們不如將資金存為期限較短的定期存款。沙斐
【理財·低收益產品】
應重視變現能力
目前,儲蓄定存利率雖未跑贏CPI,但與低收益理財產品的收益差距已逐漸縮小。
目前出現的利差縮小,原因有二,一是此類產品的收益率取決于信托項目的貸款利率,而今年以來的貸款加息的幅度未與存款加息完全同步;二是利息稅由20%調低為5%。
據分析,加息對低收益理財產品的另一影響,在于加息次數的頻繁。最近3次加息,發生在不到兩個月內。如此高密度的加息,使投資者更加關注理財產品的流動性,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收益率。下半年以來,1年期以上的低收益理財產品基本“絕跡”,此前發行的2年期產品則普遍“套牢”。例如,工商銀行今年4月發行的2年期信托類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3.60%,最新的2年期定存稅后收益率已升至4.275%。
某理財專家稱,高通脹必然伴隨加息,在加息預期繼續存在的情況下,一是配置流動性較強的中短期產品;二是投資于“打新股”等高收益理財產品,如建行近日發行的一款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為8%。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還可以購買QDII,力爭理財收益率跑贏CPI。卜春艷
【理財·信托產品】
選擇“自動加息”產品
收益能跟得上加息步伐的,無疑對投資者吸引力較大。華寶信托理財顧問建議,在強烈的加息預期下,投資者可適當關注信托產品,如信貸類產品,收益和市場利率關系也比較大,加息后,由于貸入方利息支付增長,也將自動傳導至信托產品收益的提升。
目前銀行的理財產品或銀信產品中,直接與人民幣利率掛鉤的理財品種還比較少。但部分信托產品的收益,卻能隨加息穩步提升。如部分信貸型信托類理財產品,通過將募集的資金交由與銀行有合作關系的信托公司,再由后者將資金借貸給企業生息,其收益率主要參照央行基準貸款利率水平,因此可“自動加息”。
與利率聯動間接相關的產品亦已上市,如一個月超短期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其有利于及時調整投資方向,且預期年收益率可達1.8%,對有閑置短期資金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在選擇能夠“自動加息”的理財產品時,要關注投資門檻、投資期限、收益率、流動性,以及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陳珂
【理財·基金】
重點關注三類基金
專家分析建議,在加息頻率增大的市場環境下,基金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三類投資品種,以達到規避市場風險的目的。
理財專家建議,基金投資者在短期內可增加債券型基金的持有比例,在中長期內可關注具備發展潛力的策略型基金品種,而如果投資者看好中國股市的發展前景,指數型基金可作為長期投資手段。新華社
【理財·保險】
保險業面臨三大壓力
業內人士認為,保險業面臨營銷渠道受阻、預定收益過低、投資收益不透明等三大壓力。
滬上一家保險公司銀保部負責人表示,此次加息在預料之中。連續多次加息后,銀保渠道產品已更新換代,投連險取代萬能險,而原來走銀保渠道的萬能險和分紅險,轉為個人渠道銷售。
平安人壽某銷售經理對記者說,前幾次加息后,由于投保人在利率比較上仍能看出一些優勢,還能接受分紅型保險。可最近兩個月的業績,隨繼續加息而下滑較明顯。一些中小保險公司日子尤其難熬,急切希望保監會能盡快上調保險預定收益利率。可保監會至今未有動靜,這些公司擔心加息會影響到全年保費目標。
記者調查部分投保人發現,近八成受訪者表示,到明年都不考慮購買分紅類帶預定收益的保險,只有不到一成的表示可以考慮購買。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保險的收益太低且分紅不透明,連續加息導致人們購買保險的意愿下降。部分受訪者表示,若購買保險,會青睞純保障類產品。胡金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