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日程接近尾聲。
已高速運行多年的中國經濟列車如何轉變到“又好又快”的軌跡上來一直是各方代表熱議的主題,在論壇第五環節中,中國要以自主科技創新降低資源消耗、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成為各方共識。
“我們要實現經濟增長的三個轉變,從投資拉動為主逐步轉向技術創新推動為主;從依靠廉價的要素成本為主轉向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從以市場換技術為主到開放環境下的自主創新。”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院士就“自主創新的國家戰略”發表主題演講時說。
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
徐匡迪認為,自主創新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2000美元左右時,是國家經濟社會的重要轉型期。如果說2000美元以前主要靠開放、技術引進和合作的話,以后發展就要看這個國家是否有創新的能力。”
徐匡迪舉例道:日本、韓國、芬蘭等國因成功轉型、自主創新,經濟得以快速發展,而一些拉丁美洲和亞洲國家,20年前人均GDP已經達到2000美元,但現在仍在2000-3000美元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沒有自主技術創新,制造業嚴重依賴外國技術、投資。
同日本、韓國相比,中國的技術引進還主要依賴于技術和設備的整套進口,技術的吸收和再創新比重非常低。目前,韓國和日本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費用之比分別為1∶5和1∶8;而中國則工業企業技術引進費用與消化吸收費用之比為1∶0.06。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論壇期間也表示,中國當前需要新的發展模式,要強調建立獨立的創新體制。中國在技術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雖然中國與西方的技術差別仍存在,但中國已經學會了如何學習,并創造了自己的創新體制,這種新的創新體制就是“十一五”規劃強調的重點之一,中國已經創造了富有活力的國內競爭環境,現在需要推出并且實施強有力的競爭法規。
兩位學者的觀點得到不少學界、官員的贊同。
自主創新雖已被中國政府提至戰略高度,但當前中國科技投入強度和結構仍尚難適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2005年中國R&D(研發)投入僅為1.35%,2006年研發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41%,雖創歷史最高,但與發達國家2%以上的水平還有較大差距。
展望2020年,徐匡迪希望中國科學技術投入對GDP貢獻率由現在的不足四成提高至六成,技術對外依存度由目前的五成降三成。“未來15年,我們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的方針是技術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徐匡迪提到中國2020年發展的創新目標,第一,R&D的投入占GDP的百分比,2005年是1.35%,到2020年要提高到2.5%。
第二,科學技術進步對GDP的貢獻率,現在GDP的增長主要靠投資和出口拉動,我們希望科學技術的投入對GDP的貢獻率從現在的39%提高到60%。
第三,技術的對外依存度現在是50%,希望2020年能降到30%。
第四,中國的專利和論文被引用數目從現在世界第20位希望上升到第五位。
但徐匡迪對中國能否實現這一創新目標持審慎樂觀的態度:“關鍵是加強法制、加強立法、監管,下決心實行對于能源、資源和環境的一票否決制度。”
中國公司需要打破創新“惡性循環圈”
在談到如何使中國企業進行創新時,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阿諾德·梅伊先生表示,中國很多企業陷入利潤率低、無錢、無研發隊伍的惡性循環圈,所以必須走出這種惡性循環。
阿諾德·梅伊認為,這一問題在除韓國、日本的亞洲各國普遍存在,原因在于,亞洲許多國家缺少創新的基本資源:完善的風險資本、研究與開發工程師或創新型設計師。
“我認為促進中國自主創新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于要開放現在的銀行金融體制,需要專門資金用于創新,同時政府高層要有打破惡性循環的遠見。”
阿諾德·梅伊還在研究中發現,眾多亞洲公司不具備創新能力的心理,這種心理是許多主觀及客觀因素的結果,其中在亞洲及其他客戶眼中對亞洲產品及服務的負面認知、缺乏對標準制定的影響力以及亞洲公司的形象,通常由國際媒體反映出這些負面形象。
由行政引導的創新轉變為以企業為主體
在論壇“自主創新的國家戰略”單元上,一些學者認為,強調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是一種進步。應該更多地運用市場的約束和激勵機制,運用市場競爭的規則,促進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而不是強化傳統的行政干預。
徐匡迪表示,中國在通過創新來解決目前工業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時,已經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進展。例如,首鋼生產一噸鋼需要16噸的新水,現在首鋼整體搬遷至曹碑店新廠,這個新廠生產一噸鋼設計水的消耗是三噸,水是來自海水淡化,海水淡化的能量是冶金的廢熱里得到的。技術創新在循環經濟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時他建議政府應給予企業創新方面的稅收優惠,R&D投入應該在稅收里面減免。
目前,中國大型國企業對于技術創新依然缺少動力,徐匡迪認為,政府可以通過兩個途徑提高企業的創新動力:第一,允許加快折舊,折舊的資金可以用來搞R&D;第二,政府在考核國企高管時,除考核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外,還要有創新技術、工藝等方面的考核。(趙紅梅 李慧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