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提高現代文化傳播能力,增強廣東文化輻射力
(一)提高輿論引導能力。
堅持黨管媒體,始終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放在首位,弘揚健康向上的主流輿論,構建定位明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覆蓋廣泛的輿論引導新格局。強化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使之成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客觀公正、充滿正氣、促進社會和諧、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力量。充分發揮黨報黨刊、廣播電視、新聞網站在輿論引導中的核心作用,發揮不同媒體多層次、多角度引導輿論的特色和優勢,進一步發揮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新興媒體的影響力,牢牢把握輿論主導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新聞發布制度、重大突發事件報道工作機制、重大輿情監測研判制度和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管制度,在省直主要部門和地級以上市建立網絡發言人制度,推進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加強網絡民主政治建設,推進廣東網絡問政,構建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網絡民主平臺。
(二)培育龍頭傳媒集團。
實施媒體優化重組工程,打破行業和行政區域界限,鼓勵和支持我省主要媒體在國內跨地域、跨行業、跨媒體發展經營,鼓勵和支持省主要媒體集團和地級以上市媒體之間戰略整合,支持報業、廣播電視、出版、互聯網等不同業態的媒體之間重組合作,打造數家資產超百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大型傳媒集團,培養一批在國內有廣泛影響力的傳媒集團。推動重點傳媒集團實施全媒體戰略,支持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實施聚合戰略,組建和完善全業態、全介質傳播體系;支持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實施集團數字化戰略;支持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重點發展網絡廣播電視和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創辦廣東網絡廣播電視臺;支持珠江電影集團打造完整電影產業鏈條,努力成為全國最有競爭力的電影產業基地和電影人才集聚中心;支持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出版智能化數據庫和全媒體復合出版平臺,打造中國南方數字化出版基地。支持做強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和佛山傳媒集團等。
構建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加快推進我省電信網、互聯網與廣播電視網“三網融合”,到2015年前實現地級以上市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播出的數字化、網絡化。重點推進省廣播電視有線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對全省有線電視網絡的重組整合,2020年全面建成數字化、全功能的廣播電視綜合傳輸覆蓋網絡。扶持省和廣州、深圳新華發行集團公司建設全省連鎖經營、覆蓋城鄉的出版物發行網絡,扶持珠江電影集團、廣東星海演藝集團建設覆蓋全省大中小城市和大部分鄉鎮、層次多樣的數字電影院線和演出院線。
(三)積極發展網絡等新興媒體。
加大對重點網站的扶持力度,建立省級新媒體發展基金,推動南方新聞網等重點新聞網站改制和上市,建設一批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新聞網站,培育國有或國有控股的大型商業網站。促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支持我省主要媒體積極發展手機網站、手機報刊、手機電視、移動電視、網絡廣播、網絡電視等新興傳播載體,盡快建設一批新媒體優質品牌。
創新網絡文化形式,實施網絡文化精品工程,培育有廣東特色的網絡文學、網絡音樂和健康向上的網絡動漫、游戲等網絡文化產品,加大原創網絡文化產品扶持力度。完善行政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互聯網管理體系,完善網絡監管技術手段,加強網上信息監管,深入開展網絡凈化行動,探索對即時通訊、互動欄目、音視頻等網絡新業務的科學化管理,建設網站編輯從業認證體系,實行網站編輯、記者資格準入制。
提升網絡媒體的對外傳播能力,鼓勵我省重點網站以互建鏈接、內容供應、技術合作等方式與國外知名網絡媒體合作。建立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網站。實施重點新聞網站海外站點本土化戰略,完成若干綜合性外文頻道建設,做大做強南方英文網、廣州生活英文網、廣東僑網等。
(四)深入推進對外文化交流合作。
充分利用廣東獨特的地緣優勢和人文資源優勢,發揮廣東在對外文化交流合作中的有利條件,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在積極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同時,廣泛引進借鑒國外先進文化發展成果及經驗,使廣東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文化交流中心和華人華僑文化交流中心。
深化與海外、港澳臺文化交流與合作,設立對外文化交流資金,每年由省財政安排專項經費,用于統籌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繼續開展廣東文化周、廣東電視周、世界主流媒體看廣東、全國重點媒體廣東行等活動,拓展海外展演市場。加強僑務外宣,繼續開展南粵文化海外行,支持辦好僑刊鄉訊。加強友好城市間的文化交流,依托海外孔子學院建立廣東海外文化交流機構,有選擇地建立廣東展覽館(室)。實施外宣精品工程,推動我省外宣品制作市場化。加強粵港澳臺文化交流合作,加強對港澳文化基地建設,支持各類協會發展港澳會員、赴臺進行各類文化交流。
制定扶持文化出口優惠政策,積極鼓勵文化企業產品和服務出口,重點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出口企業和產業基地。抓好影視音像、影視動漫、出版物、文藝演出等國際營銷網絡建設,拓展與國際演藝、展覽、電子出版中介機構和中介經紀人合作,鼓勵和支持各種所有制的內容生產和服務類企業到海外開辦分支、分銷機構,舉辦演出、展覽等。
加強對外媒體建設,支持我省主流媒體以獨資、合資或合作方式在境外辦報、辦刊、辦臺、辦網,與海外媒體合辦頻道(率)、欄目、節目,鼓勵我省主流媒體創辦英文報刊、廣播和電視頻道,重點打造廣東電視臺國際頻道,開設《今日廣東》外文版。
六、調動全社會積極性,形成參與文化建設強大合力
(一)改革文化宏觀管理體制。
轉變政府職能,推動政企分開、管辦分離。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創辦文化企業、舉辦文化活動、開展文化對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文化行政審批事項,對信譽好、操作規范的文化企業,實行備案制,設立辦理文化出口的專門機構和“綠色通道”。建立健全國有經營性文化資產監管體系,加強文化資產和經營收益管理,科學制訂考核指標體系,確保國有文化資產保值增值。建立健全文化產業統計制度,省、市兩級統計部門每年定期發布文化產業統計報告。健全文化市場監督管理體系,建立文化企業信用檔案和文化市場信用制度。完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制,構筑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嚴厲打擊侵權、盜版等非法行為。
(二)創新文化單位運行機制。
繼續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人事、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崗位管理和人員聘用制度,建立績效目標考核,事業撥款由“養人”向保障項目和發展轉變,引入用人競爭機制,激發內在活力。全面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實行公開招聘、競爭上崗、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機制,推進轉制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合格文化市場主體。加快國有文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實行股份制改造,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
(三)形成富有活力的全民參與格局。
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委宣傳部門組織協調、行政主管部門具體實施、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力量和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文化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各方參與的文化發展新格局。各級宣傳文化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實行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形成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廣大文化工作者要積極進取,開拓創新,敬業奉獻,發揮文化建設主力軍作用。各有關職能部門要把文化強省建設與本部門工作結合起來,積極支持文化建設。要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建立文化事業和文化重大項目社會聽證和咨詢制度,鼓勵和支持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各展所長,發揮社會各界人士的獨特作用,共同推進文化建設。
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益性文化建設,部分公益性文化活動可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標。扶持活力強、影響大的優秀社會文化組織和民間文藝團體,鼓勵民間文藝團體和個人進行文藝精品創作。鼓勵社會力量捐助建設公共文化設施,或自建面向公眾開放、非贏利性的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設施。
鼓勵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充分運用聯合重組、股份制等多種形式,推動社會資本參與國有文化企業改革重組,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