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克萊齊奧獲得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簡介]
瑞典文學院昨晚宣布,將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瑞典文學院認為,克萊齊奧是一位能用其作品引領人類超越現有文明和追隨根源的探險家。勒·克萊齊奧曾經三度訪問中國,并且非常熱愛中國文化。“閱讀中國的古典文學,鑒賞中國的京戲和國畫對我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我尤其喜歡中國現代小說,比如魯迅、巴金還有老舍。”
勒·克萊齊奧,法國小說家,1940年生,被稱為“新小說”之后“新寓言”派的主將。1994年,法國讀者調查中,克萊齊奧成為最受讀者歡迎的作家,是當今法國文學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人文主義小說《訴訟筆錄》、《金魚》等作品是法國文學的杰出代表。他于1996年被評為“法國最偉大的用法語寫作的在世作家”,其很多作品已翻譯成中文,包括《沙漠的女兒》)、《少年心事》、《戰爭》、《流浪的星星》、《訴訟筆錄》、《金魚》、《革命》和《烏拉尼亞》等。《烏拉尼亞》使克萊齊奧獲得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最佳外國作家獎。
克萊齊奧曾三度訪問中國,第一次大約在1990年,而最近的一次則是在今年年初。當時為他做翻譯的我國法國文學研究專家余中先告訴記者,“當時他來接受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最佳外國作家獎,地點在華僑飯店,克萊齊奧人高馬大,上臺領獎,頓時把其他人等全都比了下去。他上身正裝,下穿涼鞋,好像也不搭配,但也不是不修邊幅。”在余先生看來,克萊齊奧是法國在世最偉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充滿了與現代文明對抗的人物形象,表現出一種對烏托邦的向往”。
對于中國的感情,克萊齊奧曾經說,“1967年,我曾經希望能夠參加由法國派往中國的第一批年輕人的隊伍,申請沒有獲得批準,這件事長久以來都是我的一大遺憾。但我卻一直保留了學習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的興趣,對我來說,它代表了東方思想的搖籃。閱讀中國的古典文學,鑒賞中國的京戲和國畫對我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我尤其喜歡中國現代小說,比如魯迅和巴金的小說,特別是老舍的小說。我發現老舍的小說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國界的。”
記者從各出版社了解到,除了2008年人民文學社出版的《烏拉尼亞》以外,勒·克萊齊奧其他著作的中譯本由于年代久遠在市面上都難覓蹤跡。上海譯文出版社、譯林出版社等相關負責人都告訴記者會馬上展開版權續約的談判,《烏拉尼亞》會馬上加印,而新版《訴訟筆錄》本月底即能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