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調查
欖雕絕活無欖可雕后繼乏人
4厘米長的欖核上雕刻著一葉小舟,小舟兩旁有通花窗,皆可開合;船頭垂下的鏈條也是以欖核雕成,環環相扣。其精致程度讓人不禁想起明代魏學洢的《核舟記》中形容的“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在近日海珠區舉辦的一場聲勢浩大的“創文”成果展示中,特色民間藝術展示成了最吸引市民眼球的部分,其中又以“欖雕”的展示現場聚集的人群最多。在欖雕的攤位上,大大小小的欖雕作品引人注目,不少市民都爭相觀看小小欖核上的玄機。
記者趁機采訪了欖雕大師曾昭鴻,了解到欖雕工藝品在廣州市場上已經比較少見,主要在陳家祠等藝術展館內展示銷售,而欖雕這門民間絕活也面臨后繼乏人的困境。
與欖雕結緣36載
欖雕工藝始創于增城新塘鎮,主要采用增城一帶盛產的烏欖核來作為雕刻材料,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早在明末就已達到很高水平。遺憾的是,300多年后的今天,由于欖雕經濟收益的微薄,欖雕這門絕活已經面臨后繼乏人的困境。
1972年中學畢業的曾昭鴻進入了廣州大新象牙工藝廠,他與欖雕的緣分就是從那時開始的。當時廠里安排他拜當時廣州最著名的欖雕藝人區宇仁為師,曾昭鴻從零開始,用了整3年的時間苦練基本功,才得以順利出師。1983年,他的兩件作品“龍船”、“大寶鼎”獲廣州市青年發明獎。1984年他創作的“四層龍船”獲廣東省旅游產品、內銷工藝品評比優秀獎,自此獎項不斷。
辭職在家專做欖雕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由于種種原因,牙雕廠決定不再發展欖雕生產。廠里的從業人員越來越少,工資也極低。到了1989年,曾昭鴻也只能黯然離開工廠,轉到另一家工廠工作。為了生活,他不得不“暫別”欖雕的世界。
出于對欖雕的熱愛,在業余時間里,曾昭鴻經常拿起刻刀進行創作,2000年,曾昭鴻做出了人生里的又一次重大抉擇:辭職在家專門做欖雕。
2002年,他參加廣州市首屆旅游品大賽,以“南海龍舫”獲得創作大獎。這件作品被一位來自北方的收藏者買下收藏,這也是曾昭鴻第一次賣出自己的作品。此后,他的作品開始被一些工藝品公司拿去代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