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省長陽縣召開的《20年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提醒,急功近利地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長此以往勢必糟蹋其本質,加快這些珍貴文化消亡速度。
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引起人們廣泛的參與興趣,有些地方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將其當作旅游資源來開發是較普遍的方式。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了迎合市場“變味”,陷入“商業化”誤區。
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李松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的地方多是貧困地區,這些地方發展最直接的方式是把大量民族、民間藝術表演形式開發成旅游產品。幾年以后不斷異化,這些源自生活的藝術形式最后與實際生活距離越來越遠。
華中師范大學劉守華教授表示,將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作為特色文化產業來運作,不僅可以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提供經濟支撐,也能為非物質文化資源本身提供一個廣闊的發展平臺。但這是指合理利用,而不是一味開發,創造效益。
他說,當我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還沒有做到很完善的時候,就將其盲目推向市場進行開發利用,實際上是等于把原生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撕成碎片,各取所需,這無疑違背了“保護”的初衷。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鐵梁,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陳建憲等專家建議,我們應分清楚保護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兩者的關系,多樣化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該消亡的就讓它消亡,消亡之前運用現代化設備記錄成歷史檔案,同時創新保護其他可以保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年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由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文化廳主辦。來自中國文化部以及中國各地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本次研討會,交流和總結20年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經驗。(記者廖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