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榕江縣車民小學是侗族文化進課堂的試點學校。圖為車民小學的學生學唱侗歌教材中的侗語歌曲。記者吳瀟怡攝
從“小”做起:讓民族文化走進校園
“啪啪啪——啪啪啪——”隨著李鉅桃老師拍手的節奏,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第四小學的同學們跟著音樂老師楊紅凌的舞步歡快地跳起了苗族舞蹈《反排木鼓舞》。在小花園里,只見他們舞步輕快、律動有序,或粗獷豪邁,或矯健敏捷,不由得讓記者也涌起一股踏歌起舞的沖動。這是該校舞蹈興趣班的同學們在剛剛過去的暑假期間的一次排練,也是該校“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的一個側面。
在黔東南地區,“民族文化進校園”已不是一件新鮮事。黔東南州宣傳部干事徐德海告訴記者,讓民族文化走進校園,是近年來州政府結合當地實際推出的一項旨在保護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據介紹,黔東南州是以苗族和侗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區,被稱為“百節之鄉”,一年之中有大小傳統民族節日集會391個。該地區2005年首批公布的4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有16個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40個被列入貴州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然而近年來,民族文化人才出現斷層,在少數民族村寨吹蘆笙、唱民歌、懂刺繡的人越來越少,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正面臨著嚴重危機。
在此背景下,黔東南州州委州政府把保護民族文化放在了重頭。從2000年開始,州內部分縣相繼在一些中、小學開展了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工作。從2006年開始,由州民委對全州作出的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工作規劃在州內16個縣(市)逐步鋪開。各學校每周用2至4課時的時間,由精通民族文化知識的老師或民間藝人,對學生進行民族民間文化教育。
記者在臺江縣民族職業中學采訪時了解到,自1994年起,該校就把民族民間文化課程列入教學內容。校長熊金江告訴記者,他們除了培養自己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以外,還聘請了民間剪紙和銀飾加工藝人、刺繡能手、蠟染高手來校任教,并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將歌詞、舞蹈、繡片所包含的歷史和文化都一一講清。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段寶林認為:“這種把民間文化(非物質文化)內容納入大中小學課程的做法,對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至關重要,值得普及。”
把“根”留住: 原貌傳承民族文化
“現在我們寨子里大多數同齡的女孩子都到廣東、北京那些地方打工去了。可我還是想留下來,算是為家鄉的發展做點事吧。”在黎平縣肇興侗寨,22歲的侗家姑娘吳燕情對記者說。2004年到2006年,她曾離開家鄉黔東南州,當上了深圳“錦繡中華”民族文化主題公園的一名侗寨歌舞演員。
侗寨的表演主要以歌為主,舞蹈很少。起初,從小在侗族大歌聲中成長起來的吳燕情并沒有對這種無伴奏多聲部的合聲唱法抱有特別的情感,喜歡跳舞的她更樂意參與公園里多民族演員共同排演的舞蹈。可有一次在香港表演時,觀眾席上一位老太太竟被侗歌感動得落淚。
外界的由衷贊賞,讓吳燕情對侗族大歌的美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正是這理解生發了自信,讓她最終告別了繁華舒適的大都市,回到家鄉黔東南,在黎平縣文工團跟隨49歲的歌師吳遠龍學習侗族大歌和侗族琵琶歌的演唱。
吳燕情說,這里的一些人試圖在侗歌里加入現代化的元素,用電聲樂器給大歌和琵琶歌伴奏,這樣制作出來的“改良侗歌”也受到了一些年輕人的歡迎。“但老師很不喜歡這樣。”吳燕情說,“他覺得侗歌就應該是原汁原味。”雖然不能完全理解吳遠龍對侗歌形態本身的這種堅守,吳燕情仍然受到了老師的影響:“還是老歌好聽。我們侗族有句諺語說‘飯養身,歌養心’,去坡上干活,累了唱、高興也唱,在我們這里,民族文化永遠都不會流失。”在黔東南,像吳燕情這樣的年輕人很多,他們對本民族文化的感情因為受到父輩生活方式的耳濡目染而自發產生。
作家余秋雨認為,文化的最高形態是生活方式與精神價值。居民不熱愛自己的民族、不講民族語言、放棄生活中的民歌、風尚習俗,就是改變本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原生態民族文化的保護利用,需要更多的“吳遠龍”來傳遞接力棒,只有把這場原生態文化的接力賽好好地跑下去,才能看到更多的“吳燕情”們由衷地為自己的民族文化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