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7日~10日,北京市文物局在大覺寺舉辦了為期4天的第3次北京文物普查培訓班,正式拉開此次文物普查的大幕。
據了解,普查標準啟動時間為今年9月30日。“四合院將被連片保護,和青磚灰瓦連成胡同一起保護。凡符合文物普查標準的四合院、工業建筑等,將不再區分為掛牌保護院落、有價值建筑等類別,而是具有統一的文物身份。”北京市文物局文保處處長王玉偉表示。
廣東民居、上海公館、南京的民國建筑、青島的德國建筑群等都有可能貼上“文物”的標簽。歷史城市的舊城區都是城市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地方,也是文化保護的重點。但這些地方,又是房地產開發的黃金地段,都想在歷史街區見縫插針“創造財富”。
歷史城區的保護實施不適合單純的房地產開發方式,也不可能達到資金的就地平衡。但針對歷史建筑保護改造中民營資本的進入方式,目前尚在探尋答案。
授予四合院文物身份
“北京首鋼工業區、焦化廠、南城會館區、北京站整個三角區域、密云古村落、798工業廠房、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北京十大建筑等將納入保護視野。”王玉偉表示。
據介紹,目前,北京市共有掛牌四合院500多座,舊城歷史文化保護街區33片。但這些四合院和文保區在法律地位上并不是文物,只是受保護的風貌性建筑,即使被拆除,法律上也并沒有明確的懲處規定。
北京文物普查最大的特點連片保護建筑群,各建筑區內的四合院,也將被“打包”授予文物身份。四合院、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在本次普查中將受到重視,符合登錄標準的四合院和文保區將成為“不可移動文物”,在修繕方法和程序上也必須按照文物的標準進行,由文物部門主要負責審批,而不是房屋管理部門主要審批,這將改變“把部分四合院當普通房子翻修”的現狀。
今后,文物部門將有權全盤規劃四合院、傳統民居和歷史保護街區的保護。身份明確后的文物修繕保護工作將由文物部門自己掌管,上海、天津等城市制定過的有關保護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地方法規,也將按文物法規定實施。
對此,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陳秉釗表示:“保護辦法還將另行規定,并非簡單套用文物保護法。城市的歷史建筑遺存與一般的文物相比往往具有3個特點,一是不可移動性,二是體量巨大,三是它的歷史文化內涵與周圍環境互相依存,相互烘托,因此在保護歷史建筑文物時,必須注意對其周邊環境的保護。倘若將這些環境都像文物一樣‘冰凍’起來是不現實的,因為它們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實際的使用功能。保護不可苛求,進行部分更新、翻修以符合現代人的使用功能是難免的,況且這本身也是歷史動態的記載。”
“北京地區的工業遺產存量也相當豐富,比如通惠河兩岸的化工、焦化、紡織、機械工業區,酒仙橋的電子工業區,首鋼工業區等。工業遺產可以按照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成功經驗進行改造,水池可以變成潛水基地,鋼渣山也可以變成攀巖基地。”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