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北京城瑞雪飄飄,導引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的訪華“迎春之旅”進入高潮。不但中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正式會見、盛情款待了日本客人,中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的師生們也與日本客人濟濟一堂,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更是在北大學子們一次次經久不息的掌聲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
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福田首相代表日本方面全面闡述了有關在中日兩國間構筑“戰略互惠”關系的主張,并提出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核心有三大支柱:互利合作、國際貢獻、相互理解及相互依賴;而在與溫家寶總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破例長談過程中,福田首相更是提出要與溫家寶總理進行“心連心”的對話、溝通。從福田首相與中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總理的會談及其在北大的演講看,福田首相的表現的確部分地帶有推動中日關系朝“心連心”方向努力的姿態。如,在與溫家寶總理的會談中,福田首相明確表示:“日本主張認真反省那段令人痛苦的歷史,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福田首相表示日本必須“顧及被害者的感情,認真看待過去并且勇敢而明智地反省該反省之處,以避免今后重蹈覆轍”。
從國際政治理論的高度觀察,雖然福田首相有關中日建立“戰略互惠”關系及進行“心連心”對話的主張互有關聯,甚至反映的是國家關系中相互關聯的不同發展階段,但二者的區別也很明顯:前者主要反映了現實主義者的國際政治理念與訴求,即為了實現一時或者是相對長遠的現實戰略利益而與對方進行全面的互惠合作;后者則具有一定的理想主義色彩,很可能是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兩國關系發展的新方向。建立“心連心”關系是中日關系的最高境界,因而是對“戰略互惠”關系的超越,而建立戰略互惠關系則是中日關系的時下目標。
在目前階段,甚至在21世紀初期、中期的相當長時期,中日關系應以建立兩國“戰略互惠”關系為基本目標,這可能也是福田首相有關中日關系“新階段”、中日關系“第二個春天”、“中日關系飛躍的元年”、建立兩國“創造性伙伴關系”等新名詞、新概念的核心內容。
中日兩國既然要建立“戰略互惠”關系,就必然要互利合作、既從對方的合作中實現自己的利益訴求,也要通過己方的行動滿足對方的利益訴求。目前,就中國方面的利益訴求而言,日本要真誠地與中國建立“戰略互惠”關系,就必須在歷史認識,包括對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及發動太平洋戰爭侵略性質的確認,對戰爭期間日本方面的戰爭暴行,如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細菌戰和活人人體試驗、普遍的虐待戰俘等的確認,以及采取行動對戰爭受害者及其遺屬進行必要的受害賠償和道歉;在臺灣問題上,包括確認“一中原則”、反對臺獨、目前有關反對臺當局搞“入聯公投”等問題上,理解并尊重中國方面的利益訴求與意愿。
從福田首相訪華看,日本方面已有重新采取主動行動的姿態,如福田首相在北大演講中有關對日本戰爭責任和反省戰爭的內容及有關日本不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不支持“臺獨”、不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不支持臺搞“入聯公投”的表態,是日本推動中日建立“戰略互惠”關系的初步行動。但日本目前的行動仍然不夠,如因受日本內政、尤其是右翼牽制,日本方面在日本侵華戰爭侵略性質的認定、對臺政策的宣示方面,仍不盡如人意。福田表示“不支持”而不是更明確地表示“反對”臺搞“入聯公投”、表示“不支持”而不是更明朗地表示反對“臺獨”等,并不能完全滿足中國人民的意愿和中國的利益訴求。而且,日本某些方面的表態甚至不如美、法等西方大國,如美法就明確“反對”臺搞“入聯公投”。在中國人民看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不肯明確表示反對“臺獨”,而只限于“不支持臺獨”,不僅是在搞現實主義者的政治平衡游戲,更是西方長期以來對中國予取予求的殘余“優越感”在繼續作祟,這是不斷發展、崛起的中國及其人民所萬萬不能容忍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和西方是“不支持”而不是“反對”臺獨,已超出了臺灣問題本身,成為他們是否真正尊重中國及其人民的一個風向標。而且,中國越是發展,在此問題上的風向標意義就越大。日本作為中國的近鄰,在此重大問題上不但未能認清潮流,走在美國及西方的前面,反而落在后面,這顯然不利于兩國建立“戰略互惠”關系。
就中日利益交叉點而言,東海油氣田問題、兩國經貿合作中的不和諧問題等等,更需要雙方互諒互讓,充分考慮對方的利益訴求。但是,在這些利益交叉點上中日能否實現“戰略互惠”又取決于前述各自的利益訴求能否得到對方的理解與滿足。當然,首當其沖的仍是日本方面能否在歷史認知及臺灣問題上理解中國人民的感情和中國的利益訴求。
從更長遠的視角看,21世紀是全球化世紀,世界各國更加利害交融,俱損俱榮。中日因是緊鄰,兩國關系尤其如此。兩國在維持共同發展與繁榮、維護亞太穩定與繁榮、地區穩定、環境保護、促進第三世界發展、建立國際新秩序、反擴散、反跨國犯罪、減災防災、防治惡性傳染性疾病、維護國際航道安全、穩定能源資源供應等方面的利益交叉點和共同訴求會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化。這不僅要求兩國真誠地建立日本方面所說的“戰略互惠”關系,更要求兩國超越現實主義的“戰略互惠”關系,向更高級的“心連心”階段邁進,以進一步增進兩國關系的穩定性、長期性,使兩國關系更能經受“風吹草動“甚至是“大風大浪”。
此次福田首相訪華不僅提出中日建立“戰略互惠”關系的現實主張,還提出建立“心連心”關系的概念,這是很大的貢獻。中日能否建立長期、穩定、經得起風吹雨打的“戰略互惠”關系,能否經過一定的歷史階段后,超越“戰略互惠”,推動兩國關系走向“心連心”的更高階段,不但取決于兩國政要、精英的努力,更考驗兩國人民的政治理性和戰略智慧。(林利民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