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新京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國明清時期相繼出現過具有一定地緣關系的商人集合——商幫。商幫以地域為中心,以血緣、鄉誼為紐帶,依靠其得天獨厚的物質資源、地理優勢以及深厚的文化基礎,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清代著名的10大商幫為山西、徽州、龍游、洞庭、江右、福建、廣東、陜西、山東和寧波商幫。其中最有名的是晉商和徽商。首創中國歷史上票號的山西票號商人,匯通天下,顯赫一時,至今還傳頌著“山西人善于經商、善于理財”的佳話。
然而,北京作為政治中心,北京的商人卻似乎從未以群體的形象出現。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今年6月份首次提出了“新京商”的概念。這一概念的提出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京商的討論,開始關注處于滯后狀態的北京商業文化研究。
“新京商”,一個不以籍貫定義的企業家群體
近20年來,在我國的市場經濟大潮中,北京地區涌現出一批活躍在各個行業的企業家。與以往商幫最顯著的不同是,他們的家鄉并非都是北京,甚至大多數人來自于全國其他地區。
北京是個移民城市,京商這個群體更具開放性,不應以籍貫論出身,京商正是由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人共同組成的。記者采訪到的一些企業家和學者都比較認同這一觀點。北大維信總經理段震文說:“我是湖南人,湖南人不會做生意,歷史上也沒有‘湘幫’,我是在北京學會了經商。”像段震文這樣許許多多的企業家組成了北京特有的商業文化群體。
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家聚集北京,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術在北京交融發展,在越來越國際化的北京創造著全球化的產業和國際品牌。盡管這些企業家在北京已經打拼多年,但“新京商”這一概念是嶄新的,如何定義還需要不斷摸索。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王琪延所認為的那樣,“新京商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形成的新經營群體,這個團體應該是儒商、官商、技商的結合。”北京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關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弘將“新京商”聚焦于高新技術產業領域,認為“新京商是將企業設立在北京,以智慧創造財富、以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的企業家群體。”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則對“新京商”的提法有保留意見。他認為歷史上還沒有過京商的說法,“新京商”也就無從談起。他說現在討論的應該是京商,京商是將企業總部設立在北京,在北京發展壯大,并依靠總部力量向全國輻射并帶來全國性影響的企業家。
“新京商”群體的高學歷和人力資源優勢明顯
不論企業家和學者如何定義“新京商”,北京目前確確實實地存在著40多萬家企業,幾乎涵蓋國民經濟的所有領域,一大批擁有億萬資產的商人位列其中,他們的共性是什么,如何充分發揮他們在首都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這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
多年從事企業發展戰略研究的趙弘將“新京商”的發展分為3個階段:萌芽期、發展期和快速增長期。萌芽期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的這段時間。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一批有能力有膽識的高級知識分子走出實驗室,懷著創業的激情成為最早接受市場考驗的知識精英。發展期是指20世紀90年代初至21世紀初。在這期間,部分留學生開始回國創業,張朝陽創辦搜狐,現成為國內三大門戶網站之一,2004年其個人身價已經達到1.68億美元。快速成長期是指21世紀初至今。據統計,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2004年新注冊留學人員企業有500多家,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已經累計超過2500家。截至2005年5月,中關村擁有的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1.5萬家。2004年,中關村年收入超億元的大企業有473家,超過10億元的大企業有63家。
如今,“新京商”的隊伍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從對中關村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老中青三代“新京商”共同發展首都高新技術產業與高技術型服務業的局面正在形成。
研究“新京商”現象,為群體良性發展創造動力
在北京這塊肥沃的土地上,“新京商”正在不斷發展。然而說起北京的商人,人們的認識還很籠統,似乎還停留在京商政治味道濃、能言善侃上。無庸諱言,北京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濃厚的政治氛圍使北京商人的政治神經比較敏感,路子廣,信息靈,熱衷于做大買賣。但隨著我國信息化的推進、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社會的進步,北京的商人在政治方面的優勢卻越來越小。據俞敏洪介紹,北京的企業不一定就有政府的背景,拿新東方來說,就從來沒有拿過政府給的一分錢,但新東方卻在北京乃至全國發展得非常成功。
除此之外,“新京商”還顯示出很多不同于其他地區企業家的顯著特點。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知識是蘊含在人力資本和技術中的重要部分,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北京國美置業總經理禹晉永舉例說,在去年的一個歸國人員企業家表彰會上,幾乎所有受表彰的企業家都具有博士學位。龐大的科研力量和教育資源為北京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調查顯示,僅在中關村地區就有國家工程中心41個,重點實驗室4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
王琪延強調“新京商”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據統計,北京的企業平均每年的淘汰率達到13%。他分析說,“新京商”發展會非常快,數量將不斷增加,產業分布將更加廣泛,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樣,平均學歷還會提高,特別是“新京商”將逐步成熟起來,將會體會到經商的目的不僅僅是盈利,還需要回報社會、服務社會。
正如俞敏洪所說,北京的企業將會在未來創造出巨大的財富。趙弘非常肯定“新京商”的提出,認為“新京商”地位的確立凸顯了對知識和人才的尊重,有助于提高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特殊地位,突出了北京特色的京商文化。
盡管人們對“新京商”這一概念還存在種種看法,但創業在北京、成長于北京的企業家群體正在發展壯大。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北京撞擊、整合,獨有的“新京商”文化在時間中發展,在空間中延伸,在相互溝通、相互交流中求得共同的發展。“新京商”概念的提出,讓我們有機會去關注這一領域,去挖掘北京這片土地上獨有的商業文化。探討“新京商”的生存環境和歷史使命,有利于尋找“新京商”群體良性發展的持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