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今天稱這些歷經滄桑的京商企業為“老字號”,但那個年代,他們或許如同今日繁華街道上的某個餐館、西單王府井的某個商場一樣,只是一家店鋪。古代京商正是以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商業老字號為賣方主體的。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院長王茹芹教授認為,京商老字號主要指在北京這塊特定的國都之地培育和發展起來的老字號店鋪。無論其創業者來自何地,無論接續了哪種商幫的經營文化,只要其核心品牌的確立是在北京,是在北京做大做強并延續下去的,就可稱為京商老字號。
曾經的712行
如同今日的市場細分一樣,根據當時的消費需求,老字號企業分布于不同行業。
明、清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細化,北京的老字號服務行業超過了三百六十行,其特點是一全 、二雜、三服務范圍廣。據齊如山著《北京三百六十行》的不完全統計:工藝方面為447行;商業方面,包括服務性行業為265行,總計達712行。
清末至民國時期是現存北京老字號企業創建的高峰期。目前我們已知的北京老字號企業主要集中在餐飲、商業領域的專業店(醫藥、茶葉等)和食品加工行業,比例超過80%。
北京是我國商業老字號集中的區域,現存約300余個老字號品牌,其中有百年以上歷史的有50余個。
不老的“最高水準”
雖然幾經歲月的磨礪,但是老字號仍然保持了無人可比的“最高水準”。
由于宮廷貴族和官府消費具有典型的高端特點——對消費品的品質務求盡善盡美,這就促使京商逐漸形成了精益求精的經營和技術特點。
以清代為例。清朝宮廷飲食講求慎選料、細加工、精烹制,而宮廷的高品質產品對京城高消費人群具有普遍的吸引力。為了適應需求,北京老字號以宮廷的產品標準為最高標準,有的產品和技術直接來自宮廷,如同仁堂的產品代表了國藥的最高標準,制藥技術源自宮廷御藥;月盛齋創始人醬羊肉的手藝和通三益熬制秋梨膏的方法也是得自御膳房和清宮秘方。
為滿足精細、高品質的消費需求,京商老字號普遍在原料上千挑萬選,在技術上精雕細刻,在產品上不斷創新,對人才求賢若渴,京商老字號的產品和技術標準代表了當時同時代的最高標準。
企業誠信自古來
作為京商文化的主要載體,老字號企業誠信經營的商業品質從古至今延傳。
位于大柵欄的“瑞蚨祥”在1900年經庚子事變,被燒成瓦礫。而對這滅頂之災,瑞蚨祥卻出人意料地做出了這樣的承諾:凡是瑞蚨祥欠客戶的錢一律奉還,凡是客戶欠瑞蚨祥的錢一筆勾銷。這一鄭重的承諾突出體現了京商顧客至上的誠信服務作風。
京商字號視顧客為衣食父母,上至宮廷、王府、大宅門的大買賣,小至一般平民百姓的小買賣,均熱情周到,童叟無欺,力求價格合理,分量充足。正如天福號老掌柜說的:和老百姓搞好關系,他們就會把咱們的產品推薦給別人,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買賣自然就來了。精細、誠信的服務,使京商充滿人情味,是深具人文關懷的商業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