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要變成新滬商的基地。”厲以寧在昨日舉行的上海圓桌會議國際論壇上提出新滬商概念。
厲以寧說,經過和一些上海商人的接觸后,他歸結出新滬商的三大特點:第一,重視品牌。“沒有品牌什么都不行”,厲以寧說,上海歷來是最重視品牌的,品牌將成為新滬商最重要的競爭力。第二,以知識產權掌握為主,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厲以寧認為,新滬商的這一特質將有利于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第三、與老滬商的分“幫派”相比,新滬商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開創性。他認為,上海從來就是一個移民城市,可以具有更大包容性。
除了對中國以及上海經濟的研究外,厲以寧的這一論斷還結合了個人生活經歷。昨天,他在演講中說,他的小學和中學都是在上海度過,直到抗戰中期才離開上海。這一階段正是老滬商興盛的階段,他對老滬商留有深刻印象,對老滬商的幫派林立有切身體會。
同時,厲以寧還將中國26年的改革開放歸結為四個關鍵問題:第一,就業依然是中國面臨的最大的問題。第二,要靠富有者帶動下實現共同富裕。第三,經濟增長是靠增長質量。第四,社會和諧是靠互助互信。但互助互信的建立將是一個長期過程。
郭廣昌:擔心未來兩年經濟過冷
“從企業層面看,宏觀調控效果已經完全出來。”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說。
郭廣昌說,目前各個層面對宏觀經濟走勢的判斷并不一致。“上層已經覺得太熱,中層或者學者認為喜憂參半;但對于企業來講,害怕的是未來兩年經濟過冷。”郭廣昌說,宏觀調控對經濟的影響已經充分顯現。
同時,郭廣昌還呼吁對不同經濟成分建立統一的評價標準,增加宏觀環境的可預測性,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微觀生存環境。
“企業的微觀經濟環境,其實就是宏觀經濟環境。”郭廣昌說:“最要不得的是,對外資持一個評估系統,對國資持一個評估系統,對民資又存在另一個評估系統。”
就論壇中關注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問題,郭廣昌認為,企業是否走出去不是為了解決宏觀經濟問題,而是為了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
他同時介紹了復星集團走出去的戰略規劃。他說,復星旗幟下的鋼鐵產業不會考慮海外投資,房地產也會在國內發展,“因為機會最多”。但他認為,復星的醫藥產業必須進入國際市場,和國際接軌。(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