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徽州流傳著兩個“一文錢”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
徽州歙縣棠樾世居鮑姓大族,乾隆年間族中有位少年奇才名叫鮑志道,字誠一,號肯園。他自幼讀書,按他父親的意思是要他日后參加科舉考試走做官之路。但是,父親雖業商但不善積財,家境并不寬裕。于是在11歲時,志道便中斷學業,走上經商之路。
由于家貧,出門時志道身無分文。母親便從箱柜底層拿出一直珍藏著的志道嬰兒時的襁褓,將襁褓的虎頭帽上配鑲的那枚“康熙通寶”銅錢取下,給志道隨身戴上,告訴他說:“兒啊,這可是我們家僅剩的一文銅錢了。今天給了你,咱家的興旺就要看你了啊!”志道眼含熱淚,珍重地將這一文錢收在內衣夾層的口袋里,下定決心絕不讓母親失望。他想到母親身體不好,弟弟又在讀書,感到身上的擔子很沉很沉……
志道幾乎是一路乞討到江西鄱陽,路上的辛苦自是不必說了。到鄱陽后,一邊幫人打工,一邊學習會計。會計學成后,也積了一點錢,他離開鄱陽,來到浙江金華。在金華,他利用身上積攢的錢開始做些小生意,為尋找更好的市場,他從金華又到揚州,從揚州又轉徙湖北,不斷奔波,但始終未能找到一塊立足之地。
20歲時,志道又一次來到揚州。十年的商場奔波,他逐漸成熟起來。“列一百二十行經商財貨,潤八萬四千戶人物風流”,揚州自古繁華,明清時期更是聚集了一大批富商巨賈,且徽州人占一大半。揚州的繁華,令志道目不暇接,他決心在此地一展宏圖。
也是該他時來運轉,這時一位歙縣大鹽商急需招聘一名經理,要求是能吃苦耐勞、精于核算。學過會計的鮑志道抓住機會,前去應聘。然而,這位大鹽商在招聘中,出了一道讓人意想不到的試題。第一天,面試之后,大鹽商命伙計給每位應聘者一碗餛飩,說算是犒勞。吃完后,大鹽商讓各位回去準備第二天考試。誰知,第二天鹽商出了這樣的幾道題:請回答昨日你所吃的餛飩共有幾只?有幾種餡?每種餡又各有幾只?應聘者被這樣離奇的試題弄得目瞪口呆,有的搖頭苦笑,有的后悔不已。然而鮑志道憑他十年從商的經驗,昨日就預料了那碗餛飩的不尋常,所以他對那碗餛飩作了細細的觀察。此時應付這幾道題自然是得心應手。結果不必說,他被聘用了。
聘用后,經常和商場行家打交道,由于他肯于吃苦,勤于學習,業務素質迅速提高。憑他超人的經營才干,鹽商的經營大為起色,他自己也得到了豐厚的報酬。
幾年的積累,志道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于是辭去了經理職務,決心自己開創事業。他瞄準了鹽業經營,因為,一方面鹽業是揚州的龍頭行業,揚州所處的鹽場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鹽場;另一方面鹽業經營利潤大。這幾年經理生涯,他早已摸熟了市場行情,結交了許多社會各界的朋友,建立起了個人人際關系網。這些使他的事業很快走向成功,家資累至巨萬。而且,憑他精明強干、處事公允、急公好義,在業界的聲譽也是日益高漲。
恰好此時,清政府為了加強對鹽商的控制,在鹽商比較集中的地方設立鹽務總商。鮑志道當之無愧地被選為總商。然而總商的角色并不好當,一方面,在政府眼里,鹽商都是些富得流油的肥羊,總要想方設法進行搜刮。因此總商要代表眾鹽商利益與政府交涉、周旋。另一方面,他要不斷解決鹽商內部的矛盾,同時還要向政府反映眾商人的愿望和要求。總之,總商處在政府和眾鹽商之間,雙方誰也不能得罪,沒有精明干練的處事能力是很難做到的。鮑志道擔任總商,處事果斷、公允,深受眾鹽商的擁護,也得到政府的賞識,因而他在總商職位上一干就達20年之久,聲望顯赫。
遙想當年,鮑志道懷揣一文錢出門經商,可以說一路備嘗艱辛;在商場幾十年摸爬滾打,辛酸的故事必不會少;總商雖說榮耀,但夾縫中做人,豈能是容易的事?問題在于,不論處在何種情況,他始終能立于不敗之地。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學習和借鑒。
第二個故事:
這個“一文錢”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蘇州布店的由來。
當年,有兩個徽商,姓名已不可考,姑且稱為甲乙二人吧,他倆挾帶重金,來到蘇州合伙做生意。乍出家門被蘇州的繁華所迷,加上身上有不少錢,于是他倆當晚便出去各找一妓女尋歡作樂,肆意揮霍。時日不久,他們身上的錢花光了。妓院老鴇翻臉無情,命人將他倆打出了妓院。
二人身無分文,只得靠乞討度日。眼見到了年底,二人眼巴巴地看著家家都在準備過年,他們也渴望回家,但他們現在這種窘況,如何回家面對父老妻兒啊?他們滿心苦澀,相對哀嘆無語。
這種境況完全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啊,能怨誰呢?無聊之中,甲從腰袋里摸出一文錢,用力擲在地上,長嘆一聲說:“那么多錢被我們揮霍完了,留著這一文錢有什么用呢?不如扔了算了。”乙見一文錢,忽然靈機一動,忙撿起來說:“這是我們僅存的碩果,幸虧你還留著它,它可是我們時來運轉的一線生機啊。”他對甲說:“你先在這等著,我去去就來。”甲卻給他弄糊涂了,也沒多說,心想隨他瞎折騰去。
過了不久,乙回來了,手里拿著竹片、稻草、舊紙、雞鴨毛等等烏七八糟的東西。甲奇怪地問:“你這是干什么?”乙笑笑,拿出一袋面粉,和水調勻成漿糊,然后用草把竹片綁住,外蒙一層舊紙,在舊紙上再用漿糊遍粘雞鴨毛。結果,一只活脫脫的禽鳥便做了出來。甲不解地說:“我們境況如此困窘,你還有心思做這小玩意兒?”乙笑而不答,仍繼續做各種形狀的禽鳥,一晚上下來居然做了二三百只。
第二天天亮,乙拉著甲帶上昨晚做的禽鳥一齊到附近的元妙關。元妙關是蘇州有名的游玩之所,平日游人很多。甲乙二人來此,在地上把各種禽鳥擺好。婦女兒童一見這些禽鳥做得惟妙惟肖,爭著購買,一會兒工夫這二三百只禽鳥賣得一只不剩。每只鳥賣十幾文,算算一下子就掙了四五千文錢。甲至此才嘆服乙的心思靈巧,他忽想起一事,忙問乙:“昨晚我扔的一文錢,你拿去做什么了?”乙說:“竹片、稻草、舊紙、雞鴨毛這些東西都是我在街上撿的。那一文錢,我用來買面粉做漿糊了,這不正好用來粘雞鴨毛嗎?”說罷,兩人會心地相視大笑。
從此,他倆更是加倍努力,采購各色紙張、雜雞鴨毛,晚上做鳥、獸、人、花草等玩意兒,白天便各處兜售,兩三個月下來,兩人居然掙了300萬文。這時兩人商議應該正規地去做生意了。于是在蘇州布業最發達的地區閶門開設了一個布店,在布店的門牌上大書“一文錢”三字,表示他倆永不忘記曾經經歷過的艱難歷程。據說這家布店歷經200余年依舊昌盛不衰。
雖只說了以上兩個故事,但歷史上徽商類似的故事卻是很多很普遍。它們的結局恰好體現了徽州商人積極進取、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