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內因密法傳承等因素而形成不同的派系,先后有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息杰派、覺囊派、覺宇派、格魯派等教派,其中影響最大,傳承至今不衰的是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和格魯派,堪稱是藏傳佛教的四大教派,它們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寺院以及教法體系,各具特色,主要由它們組合成了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的歷史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公元七世紀到九世紀為前弘期;公元十世紀起為后弘期。也有將八十年代宗教政策恢復以后的歷史,稱為再弘期。藏傳佛教的各教派皆形成于后弘期,尤其是公元十一世紀為藏傳佛教發展的黃金時期。
A古老的寧瑪派
寧瑪二字的藏文涵義翻譯過來就是“舊派”之意。該派的形成往上推至公元八世紀,以入吐蕃傳教的蓮花生、無垢友等為祖師或早期代表人物;該派傳承的法以吐蕃暑期的舊密咒為主,因此稱舊派。但作為具有一定規模和系統教義的教派,是在公元十一世紀時期完成的。
相比于藏傳佛教的其他教派,寧瑪派無論從組織、教義、經典、供奉的神佛等諸多方面,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就組織而言,寧瑪派沒有統一的教主或最高領袖,處于松散、自由發展的狀態中。該派的修持者一般分為兩類:第一類占絕大多數,被稱為“咒師”,他們生活在民間即世俗社會中,由于他們未正式出家,未受比丘戒,因此結婚生子,有屬于自己的財產。他們不注重佛教顯宗經典的學習,而注重許多適合于民間的各種法術儀式,這種咒師遍布于藏族各地。第二類是正式出家人,常住寺院中,有嚴格的修學制度,接受戒律寺規的約束。
教義上,寧瑪派自稱體系。判佛教為三根九乘,具體如下:
低根乘(包括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釋迦佛所說
中根乘(包括事部;行部;瑜伽部),報身佛金剛薩埵所說
銳根乘(包括父續瑪哈瑜伽;母續阿耨瑜伽;阿底瑜伽)法身佛普賢所說
后三乘又名“內三乘”,其中阿底瑜伽即大圓滿法,最為殊勝,視為最高法門,非銳根者所不能修。阿底瑜伽部又分心部、空界部、口訣部三類,為寧瑪派最具特色的法門。“此法說先前離垢之智、明空赤露,為大圓滿。若釋其字義,謂盡此現有世界,生死涅槃,一切諸法,悉于此靈明空寂之內,圓滿無缺,故名圓滿,較此更無再勝之解脫生死方便,故名為大。”(土觀《宗教源流鏡史》)。“其因道果之建立者,謂最初實相,不為生死涅槃之一切思量所染,亦不為迷垢所障,實相明露,未曾迷亂,亦無證悟,不是一切,能現一切,是之謂因,此當下覺明,坦然放下之時,離去善惡無記諸分別。空寂湛然,如彼晴空中央,是為道。圓滿現證道之一切功德,自然銷盡一切光明錯亂,而現證法界,此說為所成之果。”(同上)—此學者還認為“大圓滿法”主張頓悟,與禪宗的“明心見性”相似。寧瑪派的《五部遺教》內也譯有不少禪師語錄。寧瑪派的見解,受到過禪宗的影響,已是不容置疑的事了。
藏傳佛教其他各派的學者,對寧瑪派的看法也不一樣,拉喇嘛智光、寂光、雜米譯師、恰譯師、俄譯師、薩班、止貢貝增、桂庫巴勒孜等大師的著作中,或暗射寧瑪派,或專為論述,駁斥寧瑪派教法為不純正。貢蚌圖杰尊珠、噶瑪讓迥多杰、成就師郭堅巴、第五世達賴、塔譯師尼瑪堅贊等大德又說寧瑪派教法為純正之法。布頓大師雖對寧瑪派“不加是非,平等置之”,但他所編藏文《大藏經目錄》中沒有收進寧瑪派所傳的經典。宗喀巴大師則認為寧瑪派教法雖屬純正之佛法,但后來學者雜入己見,因此寧瑪派教法中容有混雜之法。宗喀巴大師的這種觀點,也是藏傳佛教中大多數學者所認可的。
寧瑪派信奉的經典可分為四類,第一類即各派所公認的藏譯顯密經論。第二類即寧瑪派主要教義內三乘類的經典,內三乘皆有根本及其分支類眾多經典,獨為寧瑪派所傳。第三類伏藏經典,傳為蓮花生等大師將佛教的許多圣物和經典秘密藏于各處,后由掘藏者掘出,寧瑪派中的神秘掘藏師,也是一個尚未破解的迷;伏藏文獻后匯集分類,分上部伏藏、下部伏藏、南伏藏和北伏藏。第四類,為寧瑪派中歷代大師所著,如隆欽·然絳巴(1308—1364年)所著《七寶藏論》等,為寧瑪派所重。
寧瑪派最為興盛,有講學傳統的地區是康區(藏族傳統地理概念,指四川甘孜、西藏昌都、青海玉樹等地),尤其是在甘孜地方,擁有寧瑪派最負盛名的幾座寺院,如噶陀寺、佐欽寺、白玉寺、西欽寺等。這些寺院中建立有正規的學經制度,經典、修習并重,培養造就過許多寧瑪派大師。甘孜地方可謂是寧瑪派教法弘揚的中心,并對周邊產生輻射作用,吸收著各地的寧瑪派僧人,踴躍前往。
當今的一些寧瑪派大師興辦的佛學院不拘形式,僧俗共學,影響較大。求教問學者中亦有各個民族、各個階層的人士,而非僅僅是本民族的信徒。寧瑪派的教法早已傳播海外,不少著名的經典也被譯成多種文字,如《西藏度亡經》英譯本曾多次重版,震驚西方學界。寧瑪派這個藏傳佛教中最為古老的教派,仍在當今世界上顯示著旺盛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