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于丹接受新華網專訪。 新華網 張龍 攝
把溫和性格色彩和政府理性融合 總理傳遞了“中國信心”和“中國形象”
主持人:新華社發表文章說,中國政府首腦首次全球在線交流傳遞了“中國信心”和“中國形象” ,您認為呢?從傳播學角度,談談此次總理訪談的傳播效應?
于丹:傳播學上有一個概念就是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的區別。我們現在進入電子媒體的時代,在電視上和報紙上都是一種全知性的傳播,一件事情在新聞聯播里面七點整音樂一起,千家萬戶同時就知道了,但是你面對的只能是播音員。播音員一定是嚴肅的,不能隨意發揮,因為他所傳遞的是事實、是信息。這些年針對大眾傳播,信息速度快是一方面優點,但是缺少人們能提取的鮮活性。
能否引用一種比較原始的人際傳播也很重要。以前我們朋友和朋友之間寫信可能落款是昵稱,所以人際傳播的弱點是傳播的效率低、范圍小,都是單一性的,但這種方式的優點就是親切,可信度高。如何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做到劣勢之間的互補和優勢之間的互動呢?
作為總理,既有大國總理的職務身份,又有和藹、樸素、中國老人的形象。這兩個形象,一個是代表大眾傳播權威把握的,另外一個是彰顯人際傳播魅力的。溫總理說:“我個人是很感謝改革開放的,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我自己還拿著錘子在山溝里面鑿石頭呢,是人民給予我的權力,我會在這里和政府一起為大家努力。”
這樣一個帶著誠意,拿著數據,把個人溫和的性格色彩和政府理性權威的視覺,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這樣的一個傳播行為不折不扣地帶來了一個中國形象,建設了一個中國信心。
總理拉近政府與網民距離 我們離最健康的網絡時代不遠了
主持人:網絡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中國的政治生態,如何抓住網絡帶來的機遇,充分發揮網絡的正面影響,實現政治與網絡的良性互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談談您的看法?
于丹:互聯網這種形式的興起,本身就帶有極強民主色彩,比如說看電視的時候,我們都叫受眾,好不好都得接受著。但是接收方式是單向的,而且你對這個信息是被動的。
但是在網絡上大家可以主動提取信息,網友之間是可以互動的。網絡最根本的意義就是話語權的平等與多元。為什么互聯網論壇那么發達,人人都可以發貼,在這個言論空間里不存在誰壓倒誰,誰取得了勝利。也許這種多元的話語權的呈現就是一種勝利,這里可能是良莠不齊的,但是都允許表達,這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文明生態。
最好的政府是不會壓制多元文化發展的。我自己是講儒家文化的,但是我一直在說中國儒家文化在漢代的時候,其實開始走向不健康的方向。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扶持一家惟我獨尊,儒家文化是強大了,但是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也變得不健康了,因為他失去了“生態平衡”。
所以在今天這個時代,互聯網興起了,互聯網加強著法制、監測、有序管理,但是不妨礙大家的自由表達。在當下充滿誠意的自由發達就是互聯網的民意態度。不是說自由表達就可以不帶有誠意,去炒作,甚至帶有惡意的謾罵攻擊。網絡會越來越理性、越來越寬容,不帶誠意的、攻擊謾罵的東西會隨著互聯網的成熟,逐漸被淘汰。大家會把互聯網平臺當成干凈、溫暖的平臺。
昨天的訪談,給人也傳遞出一種信息,任何人之間的對話可以和總理一樣,這個時候那種民主政治的文化生態就興起了。我們總是說互聯網邊緣化,總是說網絡消息不實等等,但是網絡果真如此嗎?經過2008年,網絡在2008變得空前矚目,汶川地震以后哪里需要物資,哪里能夠傳遞消息,這都是網民自發的。奧運會的時候,很多加油聲也是從網絡上來的,所以你會發現網絡在2008年經歷了一次提升。
今年2月28日,我聽說有些網民朋友呼吁把這天作為網友節,我覺得這是一個真正的值得慶祝的日子,因為總理有問必答,我們離最健康的網絡時代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