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球化理論
關于全球化沒有統一定義。狹義理解是經濟活動的全球聯系和相互依賴的擴展,廣義理解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環境等領域進行的、復雜的國際化過程。當國際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比如說超過50%的國家介入國際化過程的時候,這就是真正的全球化。關于全球化理論,沒有統一的理論表述,只有不同學者的觀點并存。簡單地說,全球化是一個國際聯系日益擴展的歷史過程,全球化理論是關于全球化現象的理論解釋的一個集合。
(1)全球化的起源和發展
全球化是一個復雜過程,也是一個古老現象。早在古代文明與帝國時期,當人們從事商品和奴隸貿易的時候就出現了國際化;在16~18世紀,航海技術的提高、殖民活動和國際貿易的擴展,促進了經濟行為的國際化;20世紀后期,特別是7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轉變,公共和私人經濟活動的跨國聯系日益緊密,國際關系中的相互依賴日益增長,這是新的全球化(皮爾遜,巴亞斯里安,2006)。
關于全球化的發生年代和發展階段有不同看法。英國學者赫爾德等(2001)認為,全球化可以追溯到人類文明的早期階段,從大約1萬年前到現在,全球化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階段:前現代的全球化(1萬年前~公元1500年)、現代早期的全球化(1500年~1850年)、現代的全球化(1850年~1945年)和當代的全球化(1945年至今)。當代全球化是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的全球化的歷史性匯合和集中。世界銀行(2003)的專家認為,1870年以來全球化出現三次高潮(表2-12):第一次全球化浪潮(1870年~1914年)、退回到民族主義(1914年~1945年)、第二次全球化浪潮(1945年~1980年)和第三次全球化浪潮(1980年至今)。
(2)全球化的類型和特點
根據全球化的廣度、強度、速度和影響,赫爾德等(2001)把全球化分為4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密集的全球化。在從經濟到文化的所有社會生活領域或層面上,全球網絡不斷擴展,而且具有高強度、高速度以及高影響。19世紀末的全球帝國接近這種類型。
第二種類型:分散的全球化。具有高廣度、高強度、高速度,但影響程度比較低的全球網絡。當代經濟全球化的許多關鍵方面體現了這種狀態。
第三種類型:擴張的全球化。全球相互聯系雖然具有低強度、低速度,但有高廣度和高影響。現代西方帝國主義的擴張最接近這種類型。
第四種類型:稀疏的全球化。全球網絡的高廣度并沒有伴隨高強度、高速度或者高影響,強度、速度和影響仍然處于低度狀態。歐洲與中國和東方的早期貿易接近這種類型。
綜合前面的分析,可以大致得出全球化的一種理論解釋(表2-13)。
(3)全球化的主要爭論
關于全球化的爭論,涉及全球化的概念、原因、動力、分期、影響和軌跡等,可以說是全方位的爭論,甚至有人認為全球化是一個神話,而不是經濟事實(魯格曼 2001)。
關于全球化不僅有爭論,而且有擔憂。例如,全球不平等日益惡化,全球變暖,政府、勞動和資本力量的跨國協調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擔心是不同的(世界銀行,2003)。
發展中國家對全球化的擔心:持續的經濟邊緣化,政府權力和能力的喪失,被關在市場之外,容易受外來投資者興趣變化的影響,失去競爭力,不利于工作的改善,出現更大的不平等,環境惡化,社會轉移,國際權力的失衡等。發達國家對全球化的擔心:恐怖主義,富國中的不平等,制造業工作機會向低工資國家轉移,同質化,發達國家發展模式的趨同等。
全球化對不同國家和個人有不同意義。如何應對全球化,是每一個國家無法回避的課題。對于發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而言,全球化是一次盛宴;對于發展中國家及其民族企業而言,全球化是一個挑戰;對于發奮圖強的國家而言,全球化是一個機會。
4、繼續現代化理論
20世紀70年代以來,關于現代工業社會未來發展的新概念層出不窮。這些新概念,有關于社會的,有關于經濟的,有些是綜合的。它們既反映了社會現實,也超越了社會現實,部分帶著未來學的色彩。這里簡要介紹德國學者提出的繼續現代化理論。
德國學者查普夫(Zapf,2000)認為,后物質主義社會、后工業社會、后現代社會、信息社會、風險社會、感性社會等概念在語義上都沒有像“現代社會”這個概念更具有生命力。他贊成美國學者帕森斯的觀點,發展(現代化、變遷)是容納、價值普遍化、分化和地位提高的綜合體。查普夫教授認為,經過沖突論和創新論“淬火”的現代化理論是解釋世界現在和未來發展的合適的理論模式,現代社會需要繼續現代化。
繼續現代化包括技術和社會創新,包括容納、價值普遍化、分化和地位提高的社會變遷機制,包括方向恒定和結構改善的兩重涵義(Zapf,2000)。根據查普夫的看法,美國杜克大學圖亞江(Tiryakian, 1991)教授把這種現代化稱為“第二種現代化”或“新現代化”。
顯然,查普夫教授強調了現代化的延續性,忽視了現代化方向的重大轉折。后現代化理論強調了現代化方向的轉折,但具有“時間不自恰”等缺陷。生態現代化和反思現代化理論具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從后現代化理論、生態現代化理論、反思現代化理論到繼續現代化,它們都反映了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某些新發展,但它們都不能全面解釋20世紀90年代世界的新情況。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學者提出第二次現代化理論,適應了新時代的需要。(摘自: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報告2010》 何傳啟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