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8日電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發改委日前發布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張曉強副主任接受了記者采訪,對《規劃》的出臺背景、意義及目標、任務等作了解釋說明。答問全文如下:
一、請介紹一下《規劃》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出臺的?
答: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指使肉、禽、水產、蔬菜、水果、蛋等生鮮農產品從產地采收(或屠宰、捕撈)后,在產品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等環節始終處于適宜的低溫控制環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證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農產品儲藏保鮮技術迅速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農產品冷鏈物流得到較快發展。目前,我國每年約有4億噸生鮮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冷鏈物流比例逐步提高,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5%、15%、23%,冷藏運輸率分別達到15%、30%、40%。在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方面,全國現有冷藏庫近2萬座,冷庫總容量880萬噸,其中冷卻物冷藏量140萬噸,凍結物冷藏量740萬噸;機械冷藏列車1910輛,機械冷藏汽車20000輛,冷藏船噸位10萬噸,年集裝箱生產能力100萬標準箱。適應我國國情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鏈處理技術的廣泛推廣,推動了水產品和反季節果蔬為代表的高價值量農產品冷鏈迅速興起。冷鏈物流企業不斷涌現,并呈現出網絡化、標準化、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態勢。
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規模化、系統化的冷鏈物流體系尚未形成,與發展現代農業、居民消費和擴大農產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國務院在近幾年下發的中央1號文件中反復強調要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建設,促進農產品流通。一些冷鏈物流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先后頒布實施,《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規逐步完善。在2009年發布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完善鮮活農產品儲藏、加工、運輸和配送等冷鏈物流設施,提高鮮活農產品冷藏運輸比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重要性進一步被消費者認識,全社會對“優質優價”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
因此,為順應這一發展要求,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我們借鑒發達國家已經建立的“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結合我國當前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的實際情況,制訂了該規劃,規劃期為2010-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