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他叔叔”和“天外來客”的親密接觸
1964年初,歐陽自遠參與了由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的地下核試驗工程中的“選擇地下核試驗場并論證地下核試驗地質效應綜合研究”的任務。
作為該研究課題隊長的歐陽自遠與他的同事們幾乎是在與外界完全隔絕、親人不知情的工作環境里工作——他的愛人不知道他到哪兒“出差”去了,好幾年的春節都留在新疆戈壁灘上度過。剛回家那會兒,兒子不認識他,甚至跟媽媽說家里來了位叔叔。
通過對野外地質的詳細勘察、實驗室的測試分析以及理論的精細分析與計算,他和同事們提出了我國地下核試驗場的地質構造條件、地下核試驗過程的實驗圖像、控制大氣和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和地下核試驗的綜合地質效應,爆后驗證成功。
中國僅有的兩次地下核試驗,歐陽自遠都參加了。參加地下核試驗的工作,不僅是歐陽自遠的生命中一次重大的經歷,也為他積累了很多經驗,這對他的小天體撞擊地球的研究來說,受益匪淺。
歐陽自遠是中國最早研究隕石的人。歐陽自遠常說:“這隕石一研究起來可神奇了,根本不是地球上這一套?!庇幸荒?,內蒙古附近轟隆隆地掉下一樣神秘的東西,這就是隕石,這是老天賜予他的第一份“禮物”,歐陽自遠對這塊隕石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老天的第二份“禮物”更厚重。1976年3月8日下午,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隕石墜落事件——吉林隕石雨事件發生。吉林隕石雨給中國的天體化學的形成與發展帶來了曙光。正是由于長期對地外天體——隕石、宇宙塵和相關知識的研究與積累,歐陽自遠得以被委以組織由全國有關研究單位及高等院校參加的全國性聯合科學考察組的重任,對吉林隕石進行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深入而系統的綜合性研究,獲取了極大的成功,發表了近百篇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論文。特別是歐陽自遠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的“吉林隕石多階段宇宙線暴露歷史”和“吉林隕石形成演化模式”,不但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應用,而且成為目前國際隕石學研究領域的一個經典模式。
建立“月球城市”并不是夢
月球是人類共同的財產,“誰先到達誰先占有,誰先開發誰先利用”已成為一條潛規則。歐陽自遠加快了科研步伐,希望早日為中國在探月領域爭得一席之地。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這讓時任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局局長、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所長的歐陽自遠看到了希望。既然國家可以搞載人航天,那么,探月就不再會是空想。于是,幾個月后,歐陽自遠奮筆疾書,伏案鄭重寫下了近兩萬字的報告《我國開展月球探測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2001年,“嫦娥”一號工程的科學目標和有效載荷通過了國家評審;2001-2002年間,國防科工委委托孫家棟院士組織全國各方面力量,對繞月探測工程進行了1年多的綜合立項論證,得出的結論認為:“科學目標明確、先進,技術能夠實現,沒有顛覆性的技術問題。”“嫦娥”一號工程由五大系統組成,分別是運載火箭、月球探測衛星、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
經過反復論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于2004年1月24日親筆簽字,批準了中國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繞月探測工程(也稱“嫦娥工程”)項目的立項。歐陽自遠被任命為“嫦娥工程”首席科學家。
在欒恩杰、孫家棟、歐陽自遠等一大批當代科學巨匠的努力下,中國的探月計劃實施情況“十分良好”。歐陽自遠說他們的團隊是一個高效率的集體。目前,我國能自主承擔從運載火箭、衛星研制、探測儀器、測控能力到對月球信息的處理、樣品的分析等全部工作。
隨著“嫦娥一號”順利升空,中國航天開始了歷史上最遠的“長征”。歐陽自遠的心跳也隨著大廳屏幕上跳動的數字和曲線搏動……
在歐陽自遠看來,中國的載人登月是登月計劃中的一部分,肯定會有,但必須在我們對月球探測完以后。
人類將在月球興建實驗工廠、農場等,并逐步建立起“月球城市”。歐陽自遠指出,在“月球城市”中,人類有可能建立全球性、并聯式的太陽能發電廠,并通過傳輸為地球提供長期、穩固的能源。同時,人類還將從月壤和月巖中提取金屬、氧、氣體資源甚至水,利用月球上的弱重力、高真空和超純凈等條件,研制和生產出地球上極難獲得的新型材料。他說自己一定要健康地活著,一定要親眼看到中國人的雙腳真正踏在月球上。“到月球上去,是中國人的一個夢,也是全人類的一個夢?!?/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