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射。新華社記者王建民攝
10月24日,中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開始了漫長的探月之旅。中國繞月探測工程以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廣受國際航天界關注。
起步晚,起點高
對國際航天界而言,探月并不是新鮮事。早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就已成功登上月球,并留下了人類在外太空的第一個腳印。此外,在中國之前,俄羅斯(前蘇聯)、歐洲和日本都進行過月球探測。
“雖然我們起步較晚,但起點較高。”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說,國際上無人月球探測經歷了從月球近旁飛過探測、撞擊月球探測、繞月探測、月球表面軟著陸探測和采樣自動返回等循序漸進的階段,其技術難度逐漸遞增。中國首次探月就采用了繞月探測方式,直接跨越了前兩個階段。
“嫦娥一號”衛星承擔的探測任務,許多也是國外沒有做過或沒有做全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采集人類首張月球三維影像和探測月表14種重要元素分布。( 李宣良 白瑞雪 孫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