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沿東南方向奔向月球(附觀賞衛星發射示意圖)
資料圖片:2007年10月13日,幾名專業人員在“嫦娥一號”人造月球衛星模型前交流。正在深圳舉行的第九屆高交會上,我國首顆人造月球衛星“嫦娥一號”模型亮相,讓許多業界專家和市民 一睹為快。“嫦娥一號”人造月球衛星目前進入發射倒計時,備受海內外關注。新華社記者 周文杰 攝
昨日(19日),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火箭系統總指揮岑拯在電話中向記者證實:“嫦娥一號”奔月時間已確定在10月24日18:05。
目前,現場一切準備工作都已就緒。
記者是昨晚在岑拯的家鄉浠水采訪時,在其家中與他連線通話的。聽說是家鄉的媒體,岑拯顯得很開心和輕松,他對記者說,他特別想念家鄉,但這么多年忙于工作,加之“十一五”期間發射任務多,擔子重,回家的次數很少,“讓老父親獨自在家,感到內心有愧。”
采訪的最后,岑拯托本報代他感謝所有支持他的家鄉父老。
中國氣象局預測——空間天氣利于“嫦娥一號”發射
“嫦娥一號”效果圖
“嫦娥一號”效果圖
據《中國氣象報》報道 我國探月“嫦娥計劃”第一顆衛星“嫦娥一號”已定于10月下旬擇機發射,據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預測,10月下旬,空間天氣整體平靜,對衛星發射、入軌的影響很小,利于“嫦娥一號”發射。“嫦娥一號”將依次經過大氣層、內外輻射帶、磁層、磁鞘和太陽風等多個完全不同的空間天氣區域,入軌后還將隨著月球的公轉周期性地穿越磁層和周邊區域。這期間,“嫦娥一號”的軌道預測、星體安全、星地通訊和測控等均需考慮空間天氣的影響。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預測:10月24日至31日,地磁活動可能出現活躍或小磁暴,但空間天氣整體平靜,出現太陽大爆發的可能性不大,對衛星發射、入軌的影響很小。但10月16日出現的獵戶座流星雨將于10月21日左右達到極大值,屆時可視流星流量可能達到每小時25個。流星體對飛行器的安全有潛在的威脅,同時流星在大氣層中燒蝕產生的暫時性等離子體徑跡(流星尾跡)對無線電波傳播可能會有輕微影響,獵戶座流星雨將在11月7日前后結束。
專家也指出,空間天氣在三個方面可能會對“嫦娥一號”的發射造成影響:一是雖然產生太陽風暴的可能性小,但是仍然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二是太陽冕洞高速流周期性影響地球,導致周期性地磁活躍,甚至地磁暴;三是在10月下旬和11月初會有流星雨出現,其對航天器安全有潛在的威脅。(特派記者周壽江、海冰 通訊員王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