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這個冬天格外冷,然而侵襲這個中國最北省份的不單單是自然界的寒冬,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寒潮也尚未退去。
但在這個一年中有一半時間與寒冷相伴的省份,長期積淀的是人們骨子里那種不畏嚴寒、永不服輸的勁頭。因為他們堅信,雙重寒冬的侵襲依然難以阻擋春天的腳步。2009年年底黑龍江經濟工作會議上宣布的一系列上升數字預告了春天就要到來的消息。
——前三季度,黑龍江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955億元,同比增長9.8%,全年增幅有望達到11%,其中最具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實現逆勢上揚,總產值達到3186億元,比上年增長22%。彰顯出科技在黑龍江應對危機保增長戰役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作為一個科技資源富集的省份,黑龍江的科技工作在2009年為全省經濟回暖提供了哪些重要支撐?在2010年后危機時代,科技又該如何亮劍?1月6日,黑龍江省科技廳廳長趙敏博士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五大科技方略,戰危機凸顯科技力量
擁有哈工大博士學位的趙敏于2008年6月上任,成為黑龍江省科技廳歷史上第一位女廳長。她上任的18個月,恰逢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科技比平常時期更多一份考驗和期待。迎接挑戰,這位學者型廳長在短時間內以清晰的思路和雷厲風行的執行速度讓科技深深植入全省經濟的增長中。
趙敏坦言,2009年,金融危機給黑龍江科技工作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發展機遇。一年來,黑龍江省科技工作緊緊圍繞全省總體戰略部署,明確提出五大科技方略——建立大機制、謀劃大項目、構建大平臺、培育大團隊、支撐大產業,率領全省十萬科技大軍投身到黑龍江迎危機、保增長、促發展戰役中,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科技答卷。
科技對支撐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越發凸顯,其中由省科技廳牽頭和參與的“建設高新科技產業集中開發區”“實施科教人才富省強省工程”兩項工作被納入全省“建設八大經濟區、實施十大工程”的戰略目標,標志著科技已經進入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建立大機制,變科技“一家獨唱”為“大家合唱”
在這一年,黑龍江科技廳延伸了與科技部共同開展的部省會商機制,創造性地建立了廳市科技共商推進機制。集成全省和區域科技資源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開展廳市科技共商,組織實施對區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重大科技項目,著力解決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這一機制得到全省13個市(行署)的積極響應,目前,已與齊齊哈爾等4市政府簽訂了《廳市科技合作共商議定書》,并落實共商項目21項,另有9個市(行署)提出了共商意向書。
黑龍江省科技廳還和其他各廳局建立共商機制,在立項、項目評審以及項目產業化中和省發改委、省工信委、省財政廳等部門達成共識,合力推進科技發展。
回眸2009,趙敏感到欣慰的是建立科技大機制真正促進了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促進了科技真正長入經濟,并在全省范圍內形成了合力推進科技發展的大合唱,不再是科技廳的一家獨唱。
謀劃大項目,發揮科技引領和支撐作用
2009年,基于對利用科技戰勝危機的期許,黑龍江省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加大對科技經費的投入,高新技術產業化經費增長80%。那么如何將增長的科技經費用在刀刃上?如何讓政府資金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省科技廳圍繞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的培育,聯合省發改委、省工信委等部門謀劃實施了86個重大科技項目,突破和掌握了一批關鍵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黑龍江省科技廳重點支持的項目有8項,預期2010年可實現產值26億元。其中,“年產200套兆瓦級風力發電變流器產業化”項目已取得12項核心技術,獲得4項專利,項目產品已下線3套。
圍繞黑龍江省能源裝備制造、生物產業、千億斤糧食和千萬噸奶工程等,省科技廳還謀劃設計了30項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能夠形成未來產業規模的重大重點科技研發項目。
此外,應對金融危機迫切需要增強科技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需要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素有科技資源大省之稱的黑龍江長期以來積累儲備了豐富的科技成果寶庫,黑龍江省科技廳和省教育廳在“科技寶庫”中優選了60項重大科研成果,實施啟動了重點科技成果推廣專項。專項的實施使科技與經濟攜手幻化出應對危機調結構、促發展的有力武器。據不完全統計,在首批列入的40個項目中,農業項目增收16.3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項目實現銷售收入2.27億元。
構建大平臺,營造科技創新創業良好環境
趙敏認為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要從提高科技、科研能力建設本身來入手,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科技創新體系,真正促進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為此,2009年省科技廳在建立共享平臺方面加大力度,在短時間內整合全省科技資源,搭建黑龍江省科技創新創業共享服務平臺,集納全省2000余種大型儀器設備、2000萬份科技文獻資源和5000余項科技成果供求信息,面向全省用戶開放。為更好地面向社會擴展服務,該平臺還專門開辟了科技114,提供語音服務,滿足全省人民對科技創新創業的需求。
圍繞新材料、生物產業等新興產業,省科技廳還支持打造了硅基材料產業研發平臺、奶牛性別控制繁育技術轉化平臺等12個專業化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其中大豆產業、中藥研發、動力裝備等3個技術創新服務平臺近日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專家評審會初審,將獲得資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