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包括科技社團在內的各類社會組織,己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把社會組織放到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高度進行系統的論述,明確提出要“加強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賦予了社會組織重要的歷史使命。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黨和國家的事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堅實的科學基礎和有力的技術支撐,更加迫切地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不懈進行創造性實踐,以更好地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我國科學技術跨越式發展。在我國科技、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新形勢下,科技社團的地位日益顯現。充分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充分發揮科技社團的重要作用。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是我國科技社團的主要代表,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組成的社會團體和科學共同體的組織載體,己經日益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到2008年底,由中國科協業務主管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簡稱學會)共191個,占各類全國性社會團體的10.8%,其中,中國科協團體會員167個。全國學會所屬分支機構3100余個,占全國性社會團體分支機構總量的46.8%。擁有會員401.4萬,主辦科技期刊960種,占同類科技期刊的四分之一。代表中國加入261個國際科技組織,目前有近400位科學家在154個國際民間科技組織擔任領導職務,其中194位擔任高級領導職務。近幾年來,全國學會按照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科技工作者服務,加強自身建設的總體要求,貫徹《中國科協關于加強學會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堅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在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簡而言之,近年來全國學會的發展主要表現出如下特點和趨勢。
第一、學會的活動更加活躍,規模影響日益擴大。
學術會議的規模和數量顯著增加。全國學會舉辦的學術會議數量從2005年3148次,上升到2008年的3464次,參加人次從44.1萬上升到61.7萬。會議論文也從22.3萬篇上升到30.8萬篇。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的學術交流保持穩定的增長。體現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性學術年會開始增多,建立學術年會制度的學會約50個。年會規模愈益擴大,彰顯了綜合交叉的特色,推動了我國學術的繁榮和發展。
國際學術會議的頻次和規模大幅躍升。全國學會舉辦的國際會議從2005年的243次增加到2008年的334次,增長37%,參與人次由近5.8萬增長到10.5萬,增長81%;交流論文篇數由近3.7萬篇增長到近6.1萬篇。特別是國際組織系列學術會議有明顯的增長,從2005年的46次增長到2008年的71次,境外人員參與國際會議的人次和論文數明顯增加,分別由2005年的1.49萬人和1.17萬篇增長到2008年的2.66萬人及1.74萬篇。
近年來,有關全國學會承辦的第19屆國際動物學大會、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國際科學理事會第28次全體大會、第2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第5屆國際病理生理大會、第15屆世界藥理大會、第11屆國際巖石力學大會、第67屆世界藥學大會、第22屆國際制冷大會等重大國際學術會議,在規模和水平方面創下了多項紀錄,贏得廣泛的國際贊譽。我國學術研究水平、學術影響力顯著提高,我國科技工作者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關注。
科技期刊學術地位穩步提高。根據對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2008》的統計,578種被收錄的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的學術指標有較大提升,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和引文數的平均值均高于收錄總體的平均值,各學科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的平均值均高于本學科的平均水平。在被收錄的1765種我國科技期刊中,總被引頻次大于或等于1000的有379種,其中中國科協期刊202種,占53.3%;在影響因子大于或等于1的118種期刊中,中國科協期刊為73種,占61.9%。
第二、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逐步增強。
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大力開展科普活動。各全國學會舉辦的科普活動次數從2005年的3497次增長到2008年的6988次,增長1倍。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學會舉辦的科普講座、科普展覽、科技競賽、夏冬令營的受眾和參與者就達3000多萬人次,比2005年增加4倍。其中,從2005年到2008年,全國學會舉辦的科普講座從2059次上升到4016次,受眾從265.2萬猛增到1978.58萬;科普展覽從每年495次到795次,參觀人次從101.1萬猛升到1257.2萬。2005-2008年全國學會組織科技下鄉次數由301次增加到2081次,年增長率為90.5%。2005-2007年期間,科技下鄉工作人員數增加了8.3倍,受益農戶由16.3萬戶增加到57.6萬戶,增長了2.5倍,科普活動影響面日益廣泛。目前,全國學會科普工作條件和能力有所加強。己有138個建立了科普工作委員會,有82個學會配備專門人員開展科普工作。己有46個學會建立科普教育基地,有40%以上的學會吸納科普志愿者開展科普活動,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依托智力資源,積極開展咨詢和科技服務。據統計,2008年,各學會反映科技工作者建議668條,其中獲得有關領導部門批示129條。2005-2008年,全國學會完成技術咨詢合同數由121項增加到309項,其合同實現金額由1090.9萬元增加到5400萬元,分別增長了1.5倍和約4.0倍;全國學會技術交易額由422.3萬元增加到1562.6萬元,增長了2.7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全國學會發揮聯系產、學、研的組織網絡優勢,在有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聯合一批高校、院所和企業建立技術創新聯盟,圍繞行業共性技術開展聯合攻關,為推動行業科技進步和企業自主創新作出了貢獻。
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展現學會公益形象。面對2008年我國突發的自然災害,先后有160多個學會積極參與科技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學會以學會名義捐款326.5萬元,專職工作人員以個人名義向災區捐款50多萬元,組織動員所屬會員單位和分支機構捐款捐物上千萬元。中國林學會、中國氣象學會等圍繞冰凍雨雪災害和災后重建獻計獻策。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中華醫學會等醫科學會積極組織發動會員深入災區投身醫療救治,及時向中央及有關部門提交《國家地震災害心理應急關懷建議書》,中國地震學會、中國建筑學會等20個全國學會聯合在中國科協年會上舉辦2008防災減災論壇,為決策部門災害的應急管理和服務提供科學依據。中國康復醫學會多次組織康復醫療專家組深入災區開展調研和救治,促進了地震傷員早期康復介入的有效開展。中國心理學會聯合有關單位在災區成立了10個工作站進行災民心理干預、并提出《汶川地震心理援助20年綱要》。
各全國學會堅持發揮各自專業特長,針對各類弱勢群體開展各具特色的幫扶活動。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開展了“彩虹行動”—留守流動兒童心理支持計劃。針對外出務工人員留守在家鄉的子女心理狀況進行調研和心理干預,先后在安徽、四川、貴州的中小學校30余所2萬余名中小學生開展心理干預試點。中國麻風防治協會、中國計算機學會等一批學會長期堅持科技扶貧,樹立了學會公益組織的良好形象。
主動承擔社會職能,推動社會管理體制創新。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各全國學會積極承擔政府轉移的社會化服務職能。2008年分別有35.8%、26.5%、19.2%的學會承接了科技獎勵、科技評價和行業標準(規范)制定工作;另外有12.6%的學會承接了科技人才評價工作。
科技獎勵工作取得較大進展。至2008年有62個學會在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登記注冊了67個獎項,占所有登記的社會力量設獎總數的35%,其中有5個全國學會己經成為國家科技獎勵的直接推薦單位,學會頒發的獎勵項目中有200多個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萍荚u價工作初具規模。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各學會開展的技術鑒定、成果鑒定、科研項目評估等科技評價項目100余項。十余家學會已經在科技評價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有的獲得了政府有關部門的明確授權,并獲得了行業和社會的認可??萍既瞬旁u價工作穩步推進。有近20個學會開展了職業資格認證和培訓、職稱評定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