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晚8點,北京2008年殘奧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這是開幕式上的文藝表演。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9月6日晚8點,北京2008年殘奧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這是開幕式上的文藝表演。新華社記者郭大岳攝
北京2008年殘奧會6日晚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隆重開幕。國際社會紛紛盛贊北京殘奧會開幕式。
俄羅斯電視臺新聞頻道6日發自北京的報道說,北京2008年殘奧會今天在北京開幕,北京殘奧會對選手的如此關愛在歷屆殘奧會中還未曾有過。一位名叫巴卡耶夫的殘奧會參加者說,殘奧會的一切設施都齊全、配套,周圍都綠化了。殘奧會的參加者們說:“我們和奧運選手沒有任何區別。”
委內瑞拉在現場報道北京2008年殘奧會的記者在評論中說,北京再次成為全球的焦點,兩次開幕式,一樣的完美,充滿感動,體現尊重殘疾人、人文第一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北京將關愛傳遞全球。委內瑞拉《宇宙報》認為,毫無疑問,北京又迎來一次體育的節日。來自147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名殘疾運動員將進行特殊的體育比賽。委內瑞拉國家通訊社指出,雖然委內瑞拉只派27名殘奧運動員,委國家電視臺仍為轉播殘奧會做出了巨大努力。從人員配備到技術處理等方面,努力將北京2008年殘奧會的全部賽事報道做得盡善盡美,與中國一道為人類的人文事業做出貢獻。
巴基斯坦《每日郵報》總編輯馬克東·巴伯在朋友家通過衛星天線收看了北京殘奧會開幕式的轉播。他激動萬分地表示:“我很高興地看到,殘疾人的體育盛會殘奧會開幕式同北京奧運會一樣精彩,五顏六色的焰火照亮了北京的上空,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讓人目不暇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殘疾人運動員們展現了殘疾人自尊、自信、
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向世人證明了他們是生活的強者。”馬克東表示:“中國在上屆雅典殘奧會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高居金牌榜和獎牌榜首位。在期待殘奧會與不久前結束的奧運會能一樣精彩的同時,我希望中國運動員能夠在此次殘奧會上再創佳績,也希望巴基斯坦的運動健兒能夠實現零的突破。”
古巴拉美社6日報道說,6日晚,“鳥巢”又一次開始了節日慶祝。中國國歌、無數絢爛的煙火銘刻了這一歷史時刻。北京2008年殘奧會的整個開幕式強調了“生命的價值”。成千上萬的志愿者就像友好的標志,歡樂重新成為盛大聚會的主題。中國讓兩個奧運同樣精彩。
英國廣播公司(BBC)辟出專門頻道對北京2008年殘奧會開幕式進行現場直播。其他新聞媒體也以不同方式播出了有關新聞。BBC直播頻道的解說員在看到殘奧會開幕式的精彩表演時,一個勁兒贊嘆開幕式表演“精彩”、“美妙”、“充滿詩意”。有媒體消息說,北京2008年殘奧會開幕式表演在風格上與前不久的夏季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有很大的不同,但氣氛活潑、構思巧妙,長達3個小時的開幕式再次向世人獻上了一次精彩的視覺盛宴。
澳大利亞廣播電視公司從當地時間6日晚9點55分開始直播北京2008年殘奧會開幕式。報道說,6日晚“鳥巢”里的殘奧會開幕式跟奧運會開幕式同樣盛大,同樣多姿多彩。當繽紛的煙花點亮夜空,9萬名觀眾揮舞著旗幟,歡呼聲如潮。開幕式表演以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彰顯了殘疾人運動員的勇氣和精神,鼓舞了整個世界。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將對北京殘奧會直播100小時以上。
德國電視二臺實況轉播了北京殘奧會開幕式。當中國代表團進場時,解說員介紹說,這對8000多萬中國殘疾人來說是一個重要時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奧運會舉行期間就曾看望正在備戰的殘疾人運動員。當德國代表團打出“你好,北京”的標語時,解說員說這是對組織者的良好祝愿。電視二臺在隨后的整點新聞節目中還將殘奧會開幕式消息作為頭條新聞播出,特別提到四川地震中失去左腿的12歲女孩表演芭蕾舞節目,提到300余名聾人姑娘的優美演出,提到侯斌點燃主火炬時表現出的“能力和勇氣”。《法蘭克福匯報》的報道認為,開幕式的演出時而富有生機,時而如夢如幻,總體上創造了非常適合殘疾人體育比賽的友好親切氣氛。德國電信公司在全國約100個門市部中設立了等離子和液晶電視屏幕,供顧客觀看殘奧會開幕式。
西班牙殘奧委會記者發自北京的報道說,北京6日晚以一場激動人心的開幕式歡迎來自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殘疾人運動員。西班牙體育報《馬卡報》報道說,北京殘奧會開幕式感人至深,北京再一次光耀世界。6日晚,“鳥巢”再次披上盛裝,包括殘疾人在內的演員獻上一場多姿多彩的演出。殘奧會開幕式同剛剛結束的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一樣精彩,不同的是,這次運動員們在開幕式演出前入場。這是為了讓運動員們也能坐在看臺上欣賞表演。報道說,開幕式的演出是一曲歌頌殘疾人生命、希望和奮力超越的頌歌,殘疾人運動員是光輝的榜樣。觀眾為拼出全力點燃圣火的殘疾人運動員鼓掌加油。這象征著一個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西班牙國家電視臺直播了北京殘奧會開幕式。該臺將總共播出100個小時的殘奧會比賽節目。西班牙殘疾人奧委會主席卡瓦列達在殘奧會開幕當天表示,我們殘疾人盼望的體育盛會開幕了。北京張開臂膀歡迎我們。從抵達北京開始,我們就感受到北京人民的巨大熱情和尊重,大家都非常激動。
(本報記者張光政、張衛中、孟祥麟、王新萍、王如君、李淵、劉華新、張金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