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說了這么多年,終于從濰坊這兒拉開了一個口子,我想知道您作為一個學者怎么評價?
李成言:
我覺得濰坊駐京辦正式宣布撤銷,這的確是一個標志性的意義,這一個事件我覺得最重要的能夠給我們一個啟示,就告訴我們在北京這些駐京辦是完全可以撤銷的。
主持人:
我覺得這話,您是不是說得太早,因為畢竟它剛撤了幾天,是不是它撤了以后一切都能正常運轉,是不是還能假以時日去觀察?
李成言:
可能會有一個時間過程,因為以前已經習慣于這種有駐京辦和北京關系的工作,當然它需要有一個過渡過程。但是我覺得現在是一個信息化社會,網絡時代駐京辦那么重要嗎?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了,我覺得現在地球都是一個地球村了,難道中國就這么遠需要一個駐京辦專門來聯系工作,我覺得可能是一個奇異的地方。所以我覺得濰坊撤銷駐京辦就告訴我們,全國在北京的駐京辦都可以撤銷。
主持人:
您看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濰坊撤銷駐京辦這件事,做這件事的人很低調,但是包括您在內的很多評價卻很高調,這怎么回事,是不是因為剛才我們關注到這個短片里面,濰坊當地的同志也說了,怕引起兄弟城市的一些反彈,您怎么看?
李成言:
我覺得這個很好的,為什么呢?第一,濰坊撤銷了駐京辦,它是走在前面,是第一個這樣做的,所以它怕引起不同的反響,尤其怕引起對它的一些指責,當然他做這個事情一定是低調的,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另外,政府做事就應該保持一個低調,而不應該做了以后大張旗鼓得去宣傳,好像通過這個做成一個什么形象工程一樣,我覺得這都是不對的,是虛的。另外一個方面,我覺得這個低調還要看到一個現象就是撤的以后可能會對他們在工作上會有一定的影響,你說一點影響我覺得不可能,為什么呢?駐京辦的存在就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因為在一些方面,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這個歷史過程當中,的確駐京辦是起到了一些好的作用,但是另外一方面,隨著現在的發展,你都可以看出來,駐京辦在北京的花銷越來越大,地方政府也是不堪壓力,怎么辦,它就要改變這個局面,怎樣改變呢?我覺得濰坊的改變走在前面,它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可能會工作帶來一些不方便,所以它就有可能采取低調的辦法,慢慢去處理、消化這件事情。我覺得這個做得很好。
主持人:
我們剛才聽的是學者的相對遠距離的觀察,接下來我們連線的是一位記者,她是來自《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曉,來自一位記者相對近距離的觀察,我們來聽聽王曉會給我們帶來哪些信息。王曉,您好,電話斷掉,我們稍候再聯系她。
剛才您說,很多事情現在因為是世界已經是地球村了,沒有必要設立一個中國國內的地方還有這么一個,比如說各級地方政府就會說了,有一些事情都是有中國特色的,比如說一些信息,包括一些官場的信息包括一些經濟上的信息,就得面對面的才能得到,所以我覺得這個有必要。
李成言:
你說這個有必要還是一種傳統思維的邏輯,它還沒有真正的改變,我覺得在網絡時代,面對面也可以,沒有問題,現在這個網絡時代這么發達,你在電話上照著你的鏡頭去對話,完全可以,和近距離感是一樣的,為什么必須要到北京,而且住在駐京辦,駐京辦的人又專門去拉關系走后門,專門去找見一個人呢?過去駐京辦就是這樣,我要到北京,我要辦的事你一定要給我辦好,我到北京我要找的人你一定要給我找到,他就是承擔這么一個任務,其實這個任務是錯誤的。
主持人:
我們的記者聯系上了,我們先聽聽他在采訪的過程中都有什么樣的信息,王曉,你好。
王曉(瞭望東方周刊記者):
董倩,你好。
主持人:
據你的采訪了解,為什么取消駐京辦,是從山東濰坊開始的?
王曉:
我采訪的時候主要聽到這樣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這一屆濰坊的領導班子,從整個的領導班子他們是必須富有創新精神的,之前這邊的事業單位改革也是從2003年就開始了,下面大家都在說,這個應該是事業單位改革的一部分。另外,這個也是我在下面聽到的一些聲音,濰坊下面的這種駐地辦已經名存實亡了。政府里面有一個官員跟我說到,他到政府十年了,他到北京這么多次,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找過駐京辦,因為現在可能也是下面的比方說民政局要找上面民政部,我直接可以聯系,這種對口的甚至網上就有這種平臺可以聯系的,所以駐京辦它的職能可能慢慢在退化。
主持人:
王曉,在你的報道里面,我們知道濰坊幾乎把它所有的駐外辦事處都取消了,但是唯獨留下了一個青島辦事處,這是為什么?
王曉:
這個主要是為了適應濰青一體化的工作需要,青島和濰坊的經濟合作項目比較多,而且每年還要開展青島濰坊周的活動,所以就把青島的辦事處保留了,但是它保留之后也是發生一個變化,因為它以前是屬于政府部門的,但是現在化到了發改委下面,一個經濟合作的辦公室,所以這樣等于它過去迎來送往的職能就取消了。
主持人:
純業務的。
王曉:
對,純業務的對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