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中天熱”“于丹熱”的同時及其后,聲勢浩大、數量眾多的健康養生類書籍開始充斥中國圖書市場。林光常、“劉太醫”、中里巴人、吳清忠、馬悅凌、蕭言生,曾幾何時,他們的名字和他們的著作開始為廣大老百姓所熟悉。
大多數這類書都有著一個共性:打著中醫旗號,否定現代醫學常識,同時夸大人們日常行為對身體的危害,“養生”觀點聳人聽聞。
是怎樣的土壤滋養著這類書籍?在科學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文化的今天,這些從故紙堆里尋找理論依據來指導人類生活方式的書籍,在中國為什么還有這么大的市場?本組文章期望回答這一問題。
2006~2007 養生書崛起
中國的這一輪養生書熱存在一個問題,即這類暢銷書的很多作者不是醫學專家,這明顯有別于歐美健康類圖書
★ 本刊記者/秦軒(文) 劉震(攝影)
2006年,中醫養生類出版物興起,中醫養生明星誕生。盡管洪昭光、林光常等人的專著依舊擺在大眾健康類圖書最惹眼的一排,但同類暢銷書排行榜的名次已經轉換,“劉太醫”(真名劉弘章)、中里巴人、吳清忠等成為新的“健康守護神”,而與洪昭光等不同的是,新一代守護神們聲稱繼承了華佗、張仲景的血脈,擁有祖傳秘方,是地地道道老中醫的傳人。
中醫養生明星誕生
2006年1月,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養生金鑒:中國人養生實用手冊》,據說本書作者王連清曾擔任過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國元首的保健醫生。該書根據傳統醫學“天人合一”“扶正固本”“未病先治”“已病防變”的養生思想,詳細介紹了獨具特色的“臟腑順安養生工程”,提出了具體而實用的操作辦法。
然而,這本書沒有當月吳清忠出版的《人體使用手冊》火爆。盡管后者的作者是一位“半路出家意外成名”“對西醫不抱希望”的臺灣投資商人。
而今年成為養生明星的中里巴人,實際上是吳清忠的舊交。在中里巴人2007年4月出版的《求醫不如求己》一書,中里巴人被稱為吳清忠的中醫啟蒙老師。
據中里巴人介紹,去年他在自己的博客上闡發一些自己關于健康養生方面的理解和感悟,受到歡迎。去年9月中醫藥出版社主動找上門來,將他博客上的文章結集出版,成為今年最暢銷的一本養生類書籍。他認為,讀者之所以對這類書感興趣,可以歸納為3點:(1)語言通俗易懂(2)方法簡單有效(3)身心可以同治。
事實上,與其他作者相比,中里巴人顯得更為“中醫”。據他介紹,自己的祖父為老中醫,而從小在習武的基礎上,他會經常翻閱祖父留下的學醫養生心得。“醫武同源,都是為了打通經絡,而經絡在我身上得到實證。”中里巴人告訴本刊,他主張利用經絡激發人體的潛能。
健康類書籍成暢銷板塊
這些養生明星、暢銷養生書的出現,實際與大眾健康類書類市場擴大的趨勢相吻合。據書業市場研究專家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朱健樺先生介紹,2006年以來大眾健康圖書已經成為繼經管類圖書、心理自助類圖書等之后,和學術文化類圖書并駕齊驅的一個高速發展的暢銷板塊。
根據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數據,2007年上半年大眾健康類圖書的同比增長率超過32%,遠遠超過整體圖書零售市場水平(14.23%)。朱健樺分析說,大眾健康圖書在整體圖書市場中的份額在2%~3%之間,在生活類市場的碼洋比重在35%~40%,具有一定的市場規模。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熱點的到來,大眾健康類圖書無論從號召力還是市場容量上都在穩步上升。非虛構類排行榜中大眾健康類圖書表現十分搶眼,已經殺入了國內超級暢銷書的行列而且為數不少,《人體使用手冊》《40歲登上健康快車》等大眾健康風靡之作與早已成為市場熱點的文學類、財經類、勵志類圖書相比毫不遜色。
事實上,《求醫不如求己》1、2及《人體經絡使用手冊》《不生病的智慧》《特效穴位使用手冊》等書雖然由不同出版社出版,但同屬于《國醫健康絕學》系列,這一系列由書界知名的共和聯動有限公司操作。由于共和聯動有限公司在出版界名聲顯赫,實際上它的操作已經標志著出版界對養生類書籍的普遍關注。據記者了解,“劉太醫”系列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得以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