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高風 季明 蔡玉高)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協大會,正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為中國的民主進程增添新的注解。
2007年兩會在公開透明方面創造了多個“第一次”:首次允許境外記者直接聯系采訪代表;首次對外公布各個代表團駐地的詳細地址和聯系電話;首次公布統一發放的各代表團新聞聯絡員電話號碼;首次網絡直播代表團團組審議;首次向境外媒體開放代表團新聞發布會……
“公開、透明,既是對人民群眾知情權的保障,更是對代表委員履行職責、參政議政最好的監督。”全國人大代表羅益鋒說。
在更為公開透明的環境之下,全國人大代表們的議政氛圍也正在發生改變。全國人大代表郭新志說,“無論你擔任什么職務,但在這里卻只有一個身份——人大代表。只要是為人民代言、為人民進言,什么意見都可以在會議上提。”
信息化,正在改變中國人參政議政的形式和渠道。這一點,在本次兩會上充分得到體現。繼前些年個別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在互聯網上公開征集對議案和提案的意見建議后,今年在會前通過互聯網調查民意已經成為有組織的集體行為。
去年年底,來自溫州的全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集體“開博”,通過博客的形式向市民征集議案,回答網友問題,其中3名全國人大代表的博客瀏覽量已經超過1300多次,意見和建議多達73條。
2月28日,一條題為“全國人大代表洪可柱向社會征求議案和建議的倡議”在人民網強國論壇發表,短短3天內閱讀近5千人次,網友跟帖達7頁之多,還有網友發表“給洪可柱代表的公開信”,希望能將自己的建議捎到兩會上。
“現在的代表委員一到晚上就很忙,很多人都要寫兩會博客,還有的要舉行網絡訪談,與網民直接在線交流。”全國人大代表彭鎮秋說,“代表委員與群眾的關系,已從完全隔絕發展到單向交流,直至今天的雙向互動,人民參政議政的權利開辟了新的實現路徑。”
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左)在為來自解放軍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楊柳簽名。 新華社記者劉云伶攝
申紀蘭,迄今中國唯一一位參加過一至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有人問申紀蘭,能連續當十屆當選人大代表,你靠的是什么?她說:“說老實話,要不是人民信任我,要不是有這么好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這個普通農民怎么能當這么多屆人民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