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節約型農村的“5只手”
農村可持續發展需要充足的資源做保證,當城市和農村同樣面臨資源緊張時,節約資源消耗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促進生態農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現階段,農村重點是圍繞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以節肥、節藥、節水、節地、節能技術推廣為重點,構建農村節約型生產和生活方式。
推進鄉鎮企業節能,尤其是加強鄉鎮企業能源消耗管理和節能設備更新改造,進一步淘汰落后的技術、工藝和設備。當前,鄉鎮企業存在的能源環境問題主要是能效低、能耗大、污染重。據統計,國內大約有2300萬家鄉鎮企業,在這些鄉鎮企業中,制磚、鑄造、水泥、煉焦4個行業能耗占整個鄉鎮企業能耗的56%,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的1/6。
推進農業機械節能,更新淘汰部分老舊農業機械、高能耗老舊漁船和裝備。提高農業機械生產性能,推廣節能型船用柴油機、燃油添加劑和主機余熱利用、燃用重油等節能技術產品。這幾年,全國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2%左右,但是機械本身的耗能比較高,機械節能具有很大的節能潛力。
推進耕作制度節能,在廣大農村建立起高效的耕作制度,積極推進農業耕作制度改革,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實行免耕或少耕,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發展生態農業。四川省推廣的稻田保護性耕作技術,可以減少農田作業工序2-5道,每畝節水100立方米,節肥5公斤。
推進畜禽養殖節能,推廣集約、高效、生態畜禽養殖技術,降低飼料和能源消耗。推廣節能養殖模式,充分利用太陽能和地熱資源調節畜禽舍溫度,降低畜禽舍加溫和保溫能耗。
推進農村生活節能,更新改造傳統的省柴節煤爐灶和節能炕,加快省柴節煤灶(炕)的升級換代。推廣應用保溫、省地、隔熱新型建筑材料,發展節能型住房,在北方地區引導農民建造太陽房和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在農村推廣使用節能磚,具有廣闊的節能減排前景。使用節能磚建1座農村住宅,可節能約5.7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14.8噸。如果我國農村每年有10%的新建房屋改用節能磚,那么全國可節能約86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2212萬噸。
循環農業距離農家并不遙遠
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生產體系呼喚循環農業在廣大農村生根發芽。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明確指出,鼓勵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快發展有機農業。
實現農業生產的清潔化、資源化和循環化,是發展循環農業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推廣節肥節藥技術,進一步調整優化用肥結構,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2007年,農業部在全國1200個縣推廣了測土配方施肥。今年將覆蓋1861個縣,在太湖、巢湖、三峽庫區等重點流域建立一批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在10個地市開展循環農業示范建設;積極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新品種,淘汰“跑、冒、滴、漏”的生產器械,減少農藥用量。今后,這些措施還將延續和進一步完善,并在更多地方推廣。
從地方實踐看,浙江、天津和廣西等省(市、區)已制定出臺了相關政策和編制規劃,并投入巨大資金積極開展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建設。廣西在推動“生態廣西”建設規劃中,對資金安排使用作出了嚴格的規定,以確保按期取得成效。
另一方面,發展生態型畜牧業,積極推進畜禽適度規模養殖,加強畜禽養殖排泄物治理,在相對集中的規模化養殖場或養殖小區,重點實施畜禽糞污能源利用工程,推廣雨污分流、干濕分離等技術,加快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
近年來,以農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重點的“鄉村清潔示范工程”在全國廣泛開展,到2007年底,已建成1000多個鄉村清潔工程示范村,秸稈、糞便、生活垃圾、污水等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率達到90%以上,使3萬多戶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據農業部科教司負責人介紹,今年國家將進一步推動鄉村清潔工程的實施,并頒布鄉村清潔工程建設技術規范,總結推廣一批建設模式,并帶動地方建設400個示范村。
此外,以農業生產生活廢棄物的能源轉換為重點,優化農村能源結構,也是循環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開發農村可再生能源前景十分巨大,除了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微水電等開發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適宜地區廣泛普及戶用沼氣,同時發展集約化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推進人畜分離養殖小區的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建設。截至2007年底,我國沼氣工程已發展沼氣用戶2650萬戶,年產沼氣102億立方米,相當于替代1600萬噸標準煤,為農戶直接增收節支130億元。專家認為,照此速度發展,沼氣將為我國農村能源建設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